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考古隊:“南澳Ⅰ號”完好無損 保護模式值得借鑒

2011-04-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

  記者27日從明代古沉船“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采訪了解到,經考古隊下水查看,“南澳Ⅰ號”時隔一年依然完好無損,考古隊崔勇隊長說,保護“南澳Ⅰ號”的模式值得今后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借鑒。

  4月27日水下考古隊繼續對 “南澳Ⅰ號”進行大規模打撈前的準備工作。崔勇隊長向記者介紹,打撈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水下攝像、船艙標記、清除凝結物和覆蓋物等。

  26日,承擔明代沉船“南澳Ⅰ號”打撈工作的工程船舶“南天順”船由“德信”拖輪拖曳前往云澳鎮“南澳Ⅰ號”沉船海域。當天下午13時至15時,廣州打撈局潛水員梁樹波潛入海底,經過探摸,確認了古沉船位置。水下考古專家孫鍵和崔勇下水查看了去年7月份“南天順”打撈船離開南澳時布下的基線和標尺,順帶打撈起兩件古瓷器,其中一件是瓷碗,一件是瓷罐。

  水下考古隊崔勇隊長說:“時隔一年,南澳1號保護非常完好,連我們去年臨走前布下的基線和標尺都保存得一摸一樣,我就在沉船表面帶了兩件瓷器上來,這些充分表明我們的沉船保護得非常完好,如果有不法分子下水破壞,就不可能保護這么好,也不可能有今天這兩件瓷器的展示,這要感謝汕頭邊防支隊和云澳邊防派出所官兵的給力守護,他們的守護模式非常成功,這種模式值得今后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借鑒。”

  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何戌中說:“從目前來看,南澳1號是在沉船位置和文物價值公布后幾年來保護得最好的一艘古沉船,云澳邊防派出所官兵的1500個日夜的守護功不可沒。”

  4月23日,“南澳I號”2011年考古發掘工作啟動。在75天的工期內,考古隊要將“南澳I號”古沉船上余下的古文物全部打撈出水,但今年沒有打撈船體的計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