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為保護斑海豹,高速公路暫停施工

2011-04-13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盤錦市遼河入海口盤山縣小道子漁港的周邊,有一片人跡罕至的海岸灘涂,這里是1000余只遼東灣斑海豹棲息的家園,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這些斑海豹都會來到這里,繁衍生息,享受屬于它們的寧靜時光。

  遼東灣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國海域繁殖的鰭腳類海獸。其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黃海,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正在申報一級保護動物。然而不久前,就在與斑海豹棲息地數百米之遙,開發施工的腳步終于涉足這里,隨著一條公路修建的需要,一些大型施工車輛開進了這片地域,打破了海岸線上原本的寧靜。

  對于生性喜歡寧靜、遠離人類活動痕跡而生活的斑海豹們而言,這樣的局面使得它們似乎只有遷移棲息地的選擇。但是讓許多關注斑海豹生存狀況的人擔憂的是,隨著人類開發的足跡越來越廣,如今的斑海豹們又能遷往何處呢?

  人類開發或使斑海豹無處棲息

  盤錦市保護斑海豹協會會長田繼光介紹說,在今年的3月18日,他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一條關于濱海公路唐海線至三道溝道路工程的環評公告,在參照地圖確定了公告中這段道路修建的位置后,他驚訝地發現,這條公路正好穿過目前盤錦市斑海豹的棲息地。

  田繼光解釋說,斑海豹是兩棲動物,因此不可能一直在海洋中生活,必須擁有一片可以上岸的地方作為它們的棲息地。而斑海豹的習性是喜歡遠離人類活動區域而不被打擾的,因此如果在它們的棲息地附近修建公路,必將導致斑海豹被迫遷離這片棲息地。

  然而最令田繼光擔憂的是,如今的遼東灣斑海豹已經再無適當的棲息地可遷。田繼光說,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遼東灣斑海豹的核心棲息地,也就是上岸地點是在盤山縣海域小道子老漁港附近。后來,由于那里漁港建設、油田開采、潮溝攔阻等因素,斑海豹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逐漸將上岸地點改在了下游3公里左右的六道溝附近。

  而由于近幾年旅游開發,人類活動已經到達了六道溝,斑海豹上岸地點再次往下游遷移了1000米左右,目前上岸地點就在六道溝和三道溝漁港中間。如果盤錦濱海公路唐海線至三道溝工程在這里通過,那么就正好碾在斑海豹的核心棲息地上。而這樣一來,由于此地已經非常接近入海口,斑海豹們已經難以再找到適當的地方。

  而如果沒有了可以上岸的棲息地,很可能會對斑海豹種群的生存造成威脅,或者逼迫著這些斑海豹遠走他鄉,再也不會回到盤錦來了。

  施工噪音直接影響斑海豹的生命

  人類開發等活動給斑海豹帶來的影響,并不僅是棲息地的破壞,這些人類活動所帶來的噪音,甚至會讓斑海豹種群面臨生存危機。遼寧省海洋水產研究院院長韓家波對此有著深深的憂慮。

  韓家波介紹說,斑海豹主要依靠聲音來定位、導航、交流、求偶、尋找食物以及與同伴進行協調。上世紀80年代就有研究發現,斑海豹可以利用回聲定位來感知外部世界及與同伴溝通,并實驗證明斑海豹的回聲定位在短距離中,對捕食是起作用的。

  而加拿大生物心理學家雷諾夫在實驗中發現,斷奶前的小海豹能夠發出一種頻率很高的叫聲,而雌海豹在海洋中真是憑借這種叫聲來識別自己的幼仔,而海豹的聽力在70、80分貝的背景噪音下對這種信號的分辨能力大約在8米左右。人類如果在斑海豹的棲息地周圍進行開發建設活動,噪音勢必會對斑海豹的聲音交流造成影響。

  此外,如果斑海豹們無法聽到遠處發聲的潛在配偶發出的求偶聲音,會直接導致斑海豹的繁殖受到影響;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噪音影響了斑海豹們對于天敵等危險因素的警覺,那么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命。

  介于這些可能存在的影響,如果無法避免在斑海豹棲息地周邊施工,那么也應盡量選擇每年5月到10月之間,這一段斑海豹離開棲息地的時間來施工,從而將噪音對斑海豹的影響降到最低。

  公路施工暫停,期待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面對已經規劃好的公路施工建設和可能帶來的斑海豹棲息地破壞,3月30日,在盤錦市召開了一次特殊的會議,參加會議的包括盤錦市交通局、盤錦市公路管理處、盤錦市環保局、盤錦市海洋與漁業局等政府部門負責人,以及盤錦市保護斑海豹志愿者協會和環評部門的代表。而這次會議的議題,則是探討正在修建中的濱海公路是否會對盤錦境內的斑海豹棲息地造成影響。

  田繼光說,目前由于盤錦市政府對于斑海豹保護的高度重視,已經對道路工程進行了暫停,并委托專門的環評部門重新進行環評工作,爭取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意見是,希望公路可以向北遷移5—10公里,這樣就可以避開斑海豹的棲息地”,田繼光表示,這一意見是否可行,最終還要等待相關專家作出的環評結論。

  事實上,在2007年濱海公路盤錦段公示的時候,在盤錦黑嘴鷗保護協會的努力下,曾成功使濱海公路繞開了黑嘴鷗棲息地,在南小河路段向北移了4.7公里。在有著這樣先例的情況下,也許我們可以樂觀地期待,斑海豹的棲息地一定也能夠得到一個妥善的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環保掃盲班不與外族通婚的遼東灣斑海豹

  分子遺傳學研究證明,在全球斑海豹大家族中,遼東灣斑海豹最為“另類”。這是因為遼東灣斑海豹與其他繁殖區的斑海豹有遺傳差異,屬于獨立的類群,因此才被命名為“遼東灣斑海豹”。

  遼東灣斑海豹自古就有不與別處斑海豹通婚的習俗,它們至今還保持著非常純正的遼東灣血統。不過也正是這樣,導致遼東灣斑海豹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偏低,種群生存能力較弱。這可能與過度捕撈導致的種群數量不足,逼得遼東灣斑海豹只能“近親結婚”有關,但這些只是猜測,目前還沒有科學定論。

  遼東灣斑海豹已經到了瀕危狀態

  遼東灣斑海豹的種群數量早在1930年就做過調查,當時有7100只。1979年調查時減少到2269只。此后由于采取了保護措施,種群數量一度恢復,1993年達到4500只。而近10年來,遼東灣斑海豹的數量急劇下降,現在每年來遼東灣棲息、繁殖的斑海豹種群數量僅有1000只左右,已經到了瀕危的狀態。

  田繼光介紹說,造成斑海豹種群減少的因素大致有兩點。第一點由于斑海豹的經濟價值導致人類對其一度大肆捕殺。不過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捕殺現象已基本杜絕,沿海漁民在發現被網住的海豹幼仔時也都能主動上交,積極救治。

  然而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成為遼東灣斑海豹最大的殺手。一只成年斑海豹在“育肥期”里每天要吃掉相當于自身體重十分之一的魚蝦,但是隨著渤海灣環境的污染,海里的魚類數量越來越少,斑海豹的捕食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同時,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因為斑海豹的繁殖是需要在海冰上進行的,而如今遼東灣的冰層已經出現大面積減少,不斷向大陸方向后退,也迫使斑海豹的棲息地距離人類越來越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