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避孕套預防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有破裂、滑脫、乳膠質量差、厚度與彈性、型號遺擇、存放時間、“老化”等,而且艾滋病病毒較精子小2000倍以上,更易透過避孕套不易覺察的細小裂隙。
液體避孕套不能防艾滋
有些媒體上出現了據說可以殺滅艾滋病病毒和性病病原體的“液體避孕套”,廣東的一些艾滋病防治專家、醫師和政府官員指出,這種避孕套并非新發明也不能防艾滋,防艾滋病最可靠的方式還是使用安全套。
專家解釋,液體避孕套能預防艾滋病的方法其實很早就被提出過,但是一直沒有被學術界認可。提出這種這次所謂的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推測應該是利用體外培養的方法,但艾滋病病毒體外培養的難度相對較大,而且體外殺死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性檢測,并不能夠充分證明可以杜絕艾滋病病毒通過性途徑傳播。
在性交過程中,很難保證摩擦不產生生殖器粘膜破損,這種破損是造成艾滋病病毒傳播的“捷徑”,至于藥膏一類產品能否及時保護到受損之處,并及時將體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殺滅,則很難下結論。
防艾滋病不能依賴避孕套
眾所周知,避孕套又別名保險套,但它避孕的效果并不是100%,有資料表明:其失敗率為31%。在現實生活中,因使用避孕套避孕失敗,而到醫院作人工流產者,不乏其人其例。既然避孕套連自身的“份內工作”都做不好,那么,在男歡女愛的性沖動中,又怎能擔當起防御艾滋病病毒侵襲的重任呢?
專家介紹,避孕套預防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有破裂、滑脫、乳膠質量差、厚度與彈性、型號遺擇、存放時間、“老化”,甚至反復使用。在套子上涂抹含凡大林一類的礦物油,乳膠脆性增加,數10秒鐘后強度下降90%,更易發生破裂。艾滋病病毒較精子小2000倍以上,更易透過避孕套不易覺察的細小裂隙。
加上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艾滋病病毒離開人體后,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或消毒劑(如碘酒、酒精或醫院經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藥品)都可以殺死這種病毒。因此,在體外將艾滋病病毒殺死,在科學上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假如能清除進入體內的艾滋病病毒,那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