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醫生提醒:衛生間不良習慣極易引起痔瘡

2011-12-15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你家的衛生間里有什么樣的“娛樂設施”?在衛生間里放個電視,如廁時帶上手機、PSP,拿本雜志愜意地坐在馬桶上……有些人在衛生間里能呆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殊不知這種衛生間里閱讀的習慣容易引發痔瘡、直腸黏膜脫落甚至骨盆下墜等疾病。要知道,邊看邊“排”很有可能讓人的如廁時間加長,身體適應性改變,最終引發便秘甚至痔瘡。

    北京東大肛腸醫院肛腸科主任孫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常提的痔瘡從外觀上看只是出現在肛門外突出的組織,但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說,痔瘡其實是靜脈曲張,是發生在直腸黏膜下和肛門皮膚下靜脈曲張淤血而形成的靜脈團塊。這和人們的職業、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說有四類人最容易換上痔瘡。一是久站、久坐和長期便秘的人,比如司機、腦力勞動者、白領;二是妊娠婦女,由于肛門直接受胎兒的壓迫會使血液回流出現障礙,再加上分娩時長時間用力,引起肛門靜脈充血;三是生活起居沒有規律的人,比如經常暴飲暴食、喜歡吃辛辣刺激的東西,酗酒;第四種就是常常蹲在衛生間里閱讀的人,人的排便過程就是一次神經參與的反射活動,常常蹲在衛生間里閱讀,會給神經系統造成一種錯誤的暗示:我還沒看完呢,慢慢來。這種暗示會使原有正常的神經反射環受到破壞,逐漸形成新的反射環,導致排便時間逐漸延長,最終引起習慣性便秘。新的排便節律一旦形成,就很難恢復到原始狀態,即使以后你不在廁所里閱讀了,也需要很久才能恢復至原來的排便節律。

    針對這些人群,孫明建議應加強鍛煉,避免長時間站、坐,改掉不良習慣外,還要特別注意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油膩辛辣的東西,不要偏食肉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