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北京市一廉租房獲評“綠色建筑”

2012-02-0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以舒適為核心”的綠色建筑不是高檔商品房的專利。近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最新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公告中,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常營經濟適用房B標段8#9#廉租房獲得綠色建筑標識認證。

    在最近兩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公告中,住建部共授予了14處住宅建筑和7處公共建筑綠色建筑標識認證。其中,本市分別有3個住宅建筑項目和5個公共建筑項目入選,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的西區會議中心和東區展示中心兩個項目更是獲得了三星級的最高評價。

    在聽到“綠色建筑”這個詞時,有市民認為,“綠色建筑”可能會導致更高的物業費或抬高房價。也有市民在反復比較多個項目之后,認為節能設施的成本會轉嫁到購房人頭上,因而表示對很多高科技產品“不感冒”。

    對此,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稱,綠色建筑其實并非“高價建筑”。在住建部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綠色建筑被定義為“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實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據參與制定綠色建筑標準的專家介紹,綠色建筑除了節能和低碳之外,一切都以人的舒適度為核心。小區的綠化率會相對比較高,調整了小區樓座位置之后,社區里的自然風使居民在夏天只需開窗就能降溫;良好的隔熱設備甚至儲熱設備的使用,會讓家庭每月節省很多電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育健身設施等社區基礎型公共服務設施只需步行10分鐘便可到達。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從今年起鼓勵設計單位在保障房投標文件中設置節能設計專篇,同時鼓勵投標人在保障房設計中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等節能環保措施。在政策傾斜下,本市的保障房將有望率先普及綠色建筑標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