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北京法院首次公開審理兩起假釋案件

2012-03-02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29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清河法庭開庭審理兩起假釋案件,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減刑假釋相關規定后,北京法院首次公開審理假釋案件。不同于以往的書面審理,此次聽證審理首次將監督保障人和社區矯正機構納入訴訟的行列。

    據悉,此次公開審理,參加庭審的人員包括提請對犯人減刑假釋的監獄管理人員、對減刑假釋負有監督責任的檢察官、社區矯正負責人、犯人家屬等各方面人員。

    據清河法庭賈連春庭長介紹說,減刑、假釋案件公開開庭審理與過去的書面審理和聽證審理有了本質區別。這次改革的最大亮點在于監督保障員和社區矯正人員能否參與訴訟。公開審理程序中,首先由監獄提出申請,對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提供相關證據,檢察官對監獄方面提供的證據進行逐一質證。監獄管教等人還作為證人出庭,就犯人在獄中的真實表現接受各方詢問。最后進行法庭辯論并由罪犯本人做最后陳述。此外,法官在開庭時通過親自詢問減刑、假釋的罪犯,對其是否應當予以減刑、假釋進行綜合評判。

    清河法院此次公開審理的是兩起長刑犯的假釋案件。賈連春解釋說,長刑犯在社會的關注度比較大,通過聽審的形式,能夠使普通大眾參與整個聽審過程,能夠得到大眾的理解和支持,通過檢查監督的形式更有利解決對罪犯的改造。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