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1月中旬至今年3月底,《風清氣正揚宗旨——北京市反腐倡廉影像展》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展以來,吸引近7萬人次觀眾,展映77部優(yōu)秀影片。前天(7日),“紅色電影與廉潔文化——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建設座談會”在中國影博舉辦,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屬廉政教育基地相關領導及電影界專家參加,與會專家認為,把廉潔文化融入電影,觀眾更易于接受。
其中影展選擇從1959年到2010年拍攝的以反腐倡廉為題材的優(yōu)秀國產(chǎn)電影77部,每天為觀眾公益放映兩部影片,共放映電影132場。《第一書記》《任長霞》《孔繁森》《走出西柏坡》等屬于觀眾偏愛的影片,尤以老年觀眾和青少年學生居多。大家反映,當今商業(yè)片占據(jù)電影院主流地位,中國影博能放映群眾喜聞樂見的紅色經(jīng)典影片,實在難能可貴。
座談會上,中國紀檢監(jiān)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認為,電影具有獨特魅力,在文化傳播中具有自身優(yōu)勢,“把廉潔文化融入電影,觀眾更容易接受。”至于談到主旋律電影今后的發(fā)展,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陳山提出,廉潔題材不能回避社會現(xiàn)實,需站在群眾的立場上,塑造有血有肉的電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