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升級版防汛應急指揮車今夏上崗

2012-06-0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上周末,已經完成技術設備升級改造的防汛應急指揮車,在北京排水集團工程公司的車庫內進行最后內部裝飾。今夏,這輛升級版的應急指揮車將會出現在本市防汛搶險的重點路段,通過紅外高清視頻、衛星傳輸等高科技手段實現現場應急指揮,成為距離出險區域最近的指揮中心。

    本領一:現場險情實時直播

    “這個可以移動的搶險指揮中心可是集團里獨一份的寶貝。” 北京排水集團工程公司副經理夾尚寬說。從外觀來看,這輛橙色的考斯特與普通客車有著明顯區別,除了頭“頂”著一米多高的四盞強照明燈,一個攝像頭可以360度任意旋轉,還可根據現場情況保持“俯視”或“仰視”的姿勢,看上去與交管部門使用的遠距離攝像頭別無二致。

    夾尚寬介紹,防汛應急指揮車是擁有強照明技術、可攝像的綜合指揮車。整個汛期,防汛指揮車可對全市重點路段和河流進行巡視,發現積水等險情后,隨時將現場畫面傳遞到防汛部門指揮中心的電子大屏幕上,讓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能夠“身臨其境”地了解到現場真實情況,便于及時調度搶修人員排險,大大提升效率。

    同時,由于車內最多可以坐10個人,完全可以滿足現場召開工作會議、布置搶險工作的需要。

    本領二:夜間拍攝畫面清晰

    如何才能讓應急指揮車成為距離出險區域最近的指揮中心?其中,高科技設備支撐必不可少,為此,排水集團出資30多萬元,為它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這次升級改造動靜最大的部分就是紅外高清視頻攝像頭。”技術人員說,改造前,即使是晴空萬里,攝像頭的視距不過二三百米;改造后,視距不但提高到1公里,還增加了紅外功能,即使是夜間拍攝,通過最大可達27倍的變焦系統,現場畫面在車內屏幕上呈現得一清二楚。例如,立交橋下用于測量積水深度的標尺,以前都是夜間拍攝的難點,應急指揮車如今卻可以遠距離獲取數據測量等一手信息。

    為了防止各種突發情況,應急指揮車的信息傳輸采用3G信號與衛星信號并行的模式。即使城市通信系統出現故障,現場搶險畫面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衛星信號傳回指揮中心。

    本領三:不接電源能撐8小時

    應急指揮車技術升級后的另一個顯著效果是,增強了單兵作戰的能力,有效擺脫了以往受交通擁堵及場地狹小等不利條件制約的困境。

    “你看好嘍,我給你露一手兒。”技術人員說著,從車里扛出一臺無線攝像機,快步走進距離車庫約100米遠的辦公樓里。記者在車內看到,樓內視頻及時顯示在指揮車內32英寸和40英寸的兩個電視屏幕中。

    技術人員表示,攝像機的傳輸信號較強,在與指揮車距離不超過1公里的范圍內都可以保證畫質,“就算中間隔著幾堵墻也沒問題”。

    在自用能源保障方面,應急指揮車更是多管齊下,車上的電瓶、備用發電機、外接電源插口一應俱全。“如果配上個外接發動機,應急指揮車可以全天候持續工作。即使只用自帶電源,同樣能夠保證車輛正常工作8小時。”技術人員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