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心理專家支招迎戰高考
早餐不一定非吃牛奶和雞蛋,粥和面條也是不錯的選擇
高考這幾天,像西瓜、李子、桃子等還是少食為妙
木耳、鮮蘆筍、核桃仁等都有消除緩解疲勞的作用
明日,全省538299名考生將要走進高考考點,提前適應考場。這是為7日、8日的2012年高考做的最后一次熱身了。
華西都市報高考報道小組也特別將考生在這兩天需要注意的膳食、心態、備考事項等進行整理,特別提供給家長閱讀,以督促孩子做好考前準備。
膳食篇
早餐稀飯內可加瘦肉
這幾日,成都天氣陰涼,但據氣象局預報,高考當天的溫度會有所回升,家長該如何為孩子配備高考膳食呢?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教學運行與督導管理主管孫晉康講師給家長提供了一些建議。
“考生在考前腦力體力消耗增加,適當進補無可厚非,但進補要從實際出發,特別不建議考試前突擊進補。突然改變日常飲食結構也不好,反而會讓孩子不習慣,增加心理負擔,不利于臨場發揮。“青少年正處于旺盛的生長發育當中,只要基本營養需求能夠滿足,大腦能量供應充足,就能正常發揮智力水平。”
孫老師給考生們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開出了一套食譜。一定要重視早餐,品種盡量豐富。不一定吃牛奶和雞蛋,粥和面條也是不錯的選擇。食量上一定要做到恰到好處。“有些家長擔心早上喝粥,學生考到一半肚子就咕咕叫,其實可以在粥里加些雞蛋或者瘦肉,平衡一下。中午在考場外吃飯的同學,一定要選擇干凈、衛生的餐廳。晚餐,家長少做涼菜,建議搭配一個湯,“湯里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加之高考的時候天氣應該也比較熱,喝湯對于解暑也有作用。切莫給娃娃做太多大魚大肉。”
良好心態是最佳補品
夏天同學們都愛吃冰涼涼的水果,但在高考幾天,像西瓜、李子、桃子等還是少食為妙,如果特別喜歡吃水果的,可榨橙汁飲用。孫老師特意為愛吃水果的同學提供一個食譜:把梨、蘋果放入銀耳里一起煮,水果經過加熱后不傷腸胃,燉煮的形式也保留了食物原有的營養。同時,也可做一些綠豆湯、綠豆稀飯,為孩子降溫解暑。木耳、鮮蘆筍、核桃仁等都有消除緩解疲勞的作用。
這幾日孩子該不該進食補品?孫老師說,青少年多為陽盛體質,再加上常開夜車,面臨考試情緒緊張,故陰虛火旺或實熱體質偏多,調理身體時若使用溫熱補品則易火上澆油。“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食物纖維平衡即可。”孫老師建議高考前家長應給考生一個輕松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多吃一些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良好的心態便是最好的補品。
心理篇
考前應達到臨戰興奮點
考試時,遇到難題是繼續還是放棄?練兵千日、用兵一時。隨著高考的臨近,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開始焦慮起來,不知道如何應戰。成都七中高級心理教師、全國“十佳”心理教師陳艷萍以及成都十二中心理中心高級教師、成都市教育學科帶頭人何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考前不能讓自己太放松,應達到臨戰興奮點。
問題1:遇到難題時放棄還是繼續?
專家:正確取舍 良好心態
“考試時,理綜難題比較繁多,我是放棄難題還是繼續花時間在上面?”雙流中學高三年級的楊茂士十分焦急。他向記者透露,每逢考試遇到難題,他就十分糾結,不知道如何處理。一方
面,如果放棄難題,他擔心自己考不到好成績;另一方面,如果花時間和精力去攻克難題,他又擔心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基礎題。兩者之間該如何取舍呢?
成都七中高級心理教師、全國“十佳”心理教師陳艷萍表示,考試肯定會遇到難題。而面對難題時,學生應該正確地取舍,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說這道難題需要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拿下,那么可以繼續做。如果不能拿下,可以稍微放一放。總之,應該先把基礎做好,再去做那一道難題,把重點應該放在基礎上面。”
“同時,面對難題,我們要感到高興。而不是抱著‘糟了這次又考砸了’的慣性思維。我們要換個角度去思考,認為只有難題才能拉開和其他同學的梯度,才能考出水平和差距。只有心態端正,才能順利攻克難關。”
問題2:考前要達到怎樣的狀態才最好?
專家:張弛有度達到臨戰興奮點
“大考大耍,小考小耍。考試前,我們是不是要多放松一下,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雙流中學高二的黃勤勇同學問道。他向記者透露,平日里小考時成績還不錯,但每到大考前,他就會莫名其妙地緊張。這個時候是否應該多放松一下呢?
對于這一觀點,何平卻不認同。“大考前,孩子不要讓自己太輕松,輕輕松松是考不好的。高考之前,我們要張弛有度,要調整好狀態。這個狀態不是輕松,而是達到一個興奮點,達到臨戰前的感覺是最好的。”
問題3:家長在考前如何放松?
專家:營造一個自然的良好氛圍
“孩子是第一次參加高考,作為家長的我們也很緊張,不知道該怎么幫他。”王先生透露,他的兒子正在讀高三,離高考越來越近,他比兒子還緊張。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
何平認為,家長太過于重視孩子了,反而會給孩子壓力。在高考前幾日,家長要跟平時一樣自然,不能太反常。“遇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心很難放下。而孩子又是第一次參加高考,家長和孩子都難以輕輕松松。其實,家長要做得越自然越平常越好。不要對他說什么‘我不給你壓力’‘你很優秀’之類的話,只需給孩子營造一個自然的氛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