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十二五”規劃解讀發布
北京汽車工業對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提升。昨天(11日),市經濟信息化委在首都之窗網站解讀《北京市“十二五”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時透露,到“十二五”末,北京汽車工業增加值占整個工業的比重將從2010年的15%提升至20%以上,尤其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應用規模將保持全國領先,201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10萬輛。
“十一五”期間,北京汽車產銷產值年均增幅超過20%,高于全國同期水平。到2010年,北京汽車工業產銷量150萬輛,產值近兩千億元。面對國內國際車市的激烈競爭和經濟轉型升級需求,“十二五”期間,北京汽車產業必須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核心競爭力。
根據“十二五”規劃目標,2015年北京汽車產銷量要超過300萬輛,產值要達到5600億元。市經信委汽車與交通產業處處長楊軍透露,屆時北京汽車產業在區域競爭中的地位要有所提高,原來在全國各省市中排第八,“十二五”末要爭取進入前六名。在此期間,北京要培育一個產值30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團,即北汽集團的產值要突破3000億元,另外還要打造三個超過1000億元的汽車企業,同時打造若干個超過百億元的零配件企業。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北京要在整車集成和核心零部件,特別是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方面保持國內一流水平。北京新能源汽車還是以發展純電動汽車作為最終目標,同時也兼顧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并以LNG、CNG這樣的燃氣汽車作為補充。目前北京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主要集中在公交、環衛、出租車等領域,今年的目標是實現5000輛電動汽車投入運行。楊軍表示,北京市還參與了“私人購買電動車”的全國性試點項目,即將出臺一些相關政策來大力推廣純電動汽車。
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發展不足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突出弊端。北京“十二五”汽車產業規劃,總體思路是推動北京汽車產業向高端化、全方位、外向型發展,將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汽車研發和制造城市。今年,北汽股份將投產北京牌中高端轎車,北京長安汽車年內也要投產自主品牌電動汽車和轎車產品。北京汽車拓展俄羅斯、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同時,還要爭取能夠進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除產品直接出口外,還將在海外建設組裝工廠、合資工廠來加快推進汽車出口。
“十二五”期間,北京將推進汽車二三產業融合,在發展汽車工業的同時,重視發展和汽車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如汽車金融、汽車物流、汽車銷售服務等產業。其中,“車聯網”這一新產業將得到重點發展,即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車載傳感器和汽車電子設備與中心控制系統連接,發展汽車導航等駕駛員服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