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常委會通過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議
6月12日上午,市政協常委會通過“關于深入推進首都城鄉一體化發展若干問題的建議”,提出要科學劃定城市中心地區規模的剛性邊界,采取凍結立項和規劃審批等行政手段,嚴格控制核心區建設規模和人口總量。
市政協常委會建議,要堅決改變輕視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超限制擴大城市和產業規模的做法,各項規劃的制定均應考慮人口因素,出臺涉及公共資源等相關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對人口調控目標可能產生的影響。徹底摒棄“攤大餅”的發展方式,科學劃定城市中心地區規模的剛性邊界,采取凍結立項和規劃審批等行政手段,嚴格控制核心區建設規模和人口總量,在核心區實行最嚴格的批后監管制度,杜絕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無序建設。大力推進核心區醫療、教育、文化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新城轉移,新增建設應一律安排建在郊區新城,促進重大功能性項目向新城配置。
在新城、小城鎮建設上,市政協常委會建議應將基礎條件較好的重點鄉鎮作為中小城市進行建設,推進重點小城鎮市政管線和市區或區縣中心城區的市政管線連通并網,從根本上解決小城鎮基礎設施獨立運營成本高難以支撐的局面。提升改造小城鎮中心幼兒園、中小學校、鄉鎮衛生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建設文化體育中心、養老機構、公安消防、公交場站等服務設施,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全覆蓋。
建立一套新型的打破戶籍界限、可銜接可轉換、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政策體系,使所有未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都可以參加新型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對因患大病致貧人員,建議統一的資金互助政策,增大幫扶力度,強化基金管理,建立有效的資金使用、管理和獎懲制度,抑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防范化解基金運行風險。
縮小一道綠隔、二道綠隔和平原造林補償養護差距,提高郊野公園配套設施建設指標和管護費用,統籌養護崗位,將生態公益林養護補償從“補助性”調整為“工薪性”,按照養護勞動量支付報酬,推進“綠色就業”。
市政協常委會還建議制定北京市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由市發改委牽頭,對涉及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進行梳理和研究,結合實際,提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涵、標準及實現途徑,制定《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對發展目標、實施步驟、各級政府和部門職責、政策措施、制度保障等做出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