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濕熱夏季當心皮膚“鬧情緒”

2012-08-06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近日的幾場大雨,給許多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天津的張先生就是因為雨天蹚水導致足癬加重,到醫院就診。記者從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皮膚科獲悉,入夏以來日門診量與平日相較平均提高近三成。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江勇介紹,足癬在夏季極易加重,蹚水后浸漬明顯,嚴重時會繼發細菌感染,若患者足底或足背出現“紅線”,是感染累及淋巴管所致,就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長時間在積水中站立行走,還會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導致浸漬足,輕者表現為皮膚冰涼蒼白、感覺異常,嚴重者出現下肢的壞死或繼發感染。因此,足癬患者要盡量穿寬松鞋襪,蹚水后應盡快換上干爽的鞋子,保持足部透氣、舒適。

    江勇表示,進入伏天后,潮濕悶熱的天氣除了高發足癬外,還極易引發物理性皮膚病,如常見的痱子、夏季皮炎和擦爛紅斑等。痱子分為白痱、紅痱、膿痱和深痱。白痱和紅痱較多見,但紅痱發生在表皮稍深處,顏色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皮膚過敏。夏季皮炎對稱發生在軀干和四肢,尤以小腿伸側為主,除了類似痱子的皮疹,還有鮮紅色的斑片。

    此外,夏季的濕熱還為細菌、病毒、真菌和昆蟲提供了適合生長的環境。螨蟲性皮炎多是因為涼席和未晾曬的新衣服上寄生的螨蟲引起,特點是一側較重或局限于衣服遮蓋部位。

    江勇提醒公眾,入伏后應更注重日常生活細節與衛生狀況,加強皮膚護理,降低患病幾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