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有這樣的就醫經歷:好不容易掛個專家號,沒說幾句話,開一堆藥就被打發了。北京朝陽醫院9月1日推行醫藥分開,取消15%藥品加成,取消掛號費、診療費,收取醫事服務費。部分患者的感受是:專家瞧病時間長了,藥費少了。
記者1日8時走進朝陽醫院,醫院安排咨詢員,解答病人疑問。“不收掛號費,收醫事服務費,可醫事服務費為什么這么貴?”不少來醫院看病的患者都有些驚訝。醫事服務費按醫師職級確定,分別為42元、60元、80元、100元不等,遠高于以前5元至14元的掛號費(含診療費)。
針對患者的疑問,醫院咨詢員說,北京市將醫事服務費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醫保定額支付每人次40元。如果您是北京醫保患者,每人次個人支付標準為:普通門診2元,副主任醫師20元,主任醫師40元,知名專家門診60元。
在1日之前掛知名專家費用只要14元,現在卻要100元。來看病的張振國說,即使醫保報銷40元,自己也要付60元。醫院咨詢員解釋:“您看,現在藥價降了15%,藥費肯定能省。而且醫事服務費引導患者分流,專家的時間釋放出來后,可以看得更細致了。”
北京朝陽醫院理事長封國生說,原來知名專家的掛號費才14元,導致患者不論大病小病都愛找專家。實行醫事服務費后,部分患者掛專家號前會有更多考慮,不再隨意掛專家號。
在醫院掛號大廳,84歲的高麗宏因高血壓掛了心內科知名專家號。在多家醫院看過后“覺得還是對自己的病情不明白”。這次看完病,醫生只給她開了一種藥,藥費66.28元。
對此,老人很滿意。她說,自己經常看病掛專家號,原來醫生解答的時間都比較短,然后開一堆藥。這次專家瞧病時間長了,是醫生與她交流時間最長的一次,大約10多分鐘。“醫生給我講得清楚,我心里踏實。雖然掛號多花了錢,但藥費少了。”
記者在采訪時,多名常來朝陽醫院看病的慢性病患者表示,“藥費比過去少了”。然而,也有外地患者因為醫事服務費無法報銷擔心負擔會加重。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毛羽認為,外地患者大都是患疑難雜癥才到北京看病,往往要開的藥也較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會使外地患者的藥費大大降低,有的足以抵消醫事服務費的支出。
有人認為,取消藥品加成只是切斷了醫院收入和藥品銷售的關系,醫生多賣藥、醫藥企業送“回扣”的鏈條并沒有完全斬斷,醫生仍有多賣藥的動力。對此,朝陽醫院規定,對用藥量超常的醫生、使用數量異常增高的藥品廠商進行誡勉談話制度。
封國生說,醫院堅持處方點評制度,對開“大處方”和不合理用藥的醫生實施嚴厲處罰,直至暫停其處方資格。醫院希望通過規范用藥,使朝陽醫院所有患者的藥費負擔都能夠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