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教官現場教習三種救生結打法
“看好了,先用左繩壓右繩,接著才是右繩壓左繩,順序一定不能錯”。昨天(3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的“2012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上,應急防范體驗活動區成為大熱門,觀眾絡繹不絕。這個體驗區足有500多平方米,場地內有模擬地震的起震車、火場模擬煙霧小屋,以及演練高空速降逃生的設施。北京公安消防總隊培訓基地教官們打出的多種救生繩結,也成為觀展者最熱衷學習的項目。
“剛才一系列逃生模擬中,我感覺自己在煙霧小屋和打救生繩結上耽誤時間了,一般應該在多少秒內打好結,才能爭取更多逃生時間?”3項體驗結束后,生活中曾經歷過三次小震的遼寧觀眾焦子涵虛心向教官請教。
據介紹,專業消防隊員打好一個繩結需要5秒左右,普通人經過訓練,速度可以達到10秒。消防隊員常用的24種基本繩結,普通人只要牢記其中3種,就可以滿足日常逃生需要。這三種結分別是雙繞雙節、雙平結和腰結。
逃生必備“三種結”
“雙繞雙節說起來拗口,其實就是固定繩子的一種結,非常簡單。”教官說,遭遇火災或者需要跳窗速降逃生時,這種結最實用。
說著,教官就在一個矮單杠上比劃了起來——把繩子往單杠上一搭,再繞個圈,結上兩個“半結”,雙繞雙節就制作好了。
“大家放心吧,這個結特別結實,訓練時,這個繩子最大承重能達到兩噸半,繩結也沒松脫過。”教官說,遇到緊急狀況,首先要找到一個可以懸掛繩子的結實支點,能把繩子固定上去。家里的暖氣管道或是衛生間、廚房粗大的鑄鐵管道都是比較理想的固定點。
繩子固定好了,如果樓層高,繩子不夠長,就要找其他繩子接在一起。雙平結對付的就是這種情況,它能把兩根繩子牢固地平行連接。“如果手邊找不到夠長而且結實的繩子,大家可以就地取材,用床單、被罩打雙平結。”教官一面說,一面演示翻轉著手中的繩子。
“打個死扣不也挺結實的嘛,干嘛要費時、費勁兒打這種雙平結?”人群中,一位男士開了腔。“您親自動手體驗一下就明白了。”教官遞過去兩根直徑1厘米的高強度尼龍繩。
只見這位男士很熟練地按照日常方法打了個死結,然而還沒等到教官動手扯,一位年輕姑娘稍微一拉,繩子連接處就脫落了。“你這不行,別說落地了,估計剛跳出窗口繩子一松,人就‘掛’了。”姑娘的話逗樂了大家,也讓男士不好意思起來。
接過脫落的兩段繩子,教官一邊強調著“左壓右、右壓左”的口訣,一邊迅速把繩子結好,最后又在結扣兩端結了兩個“半結”。這樣打好雙平結的繩子,無論怎樣使勁拉,也沒有脫落的可能。
支點固定住了,下降繩也制作好了,接下來就要把繩子系在腰里。在教官手中,只用幾秒鐘,一個大小合適的腰結就大功告成了。萬事俱備,逃生者只要小心沿著外墻向下攀爬就能獲救。
系法眼花繚亂 操作并不難
“教官,這個雙平結我還是結不好,您再手把手教我一遍吧。”體驗現場,觀眾人手一根繩子,你纏我繞,學得格外認真。暫時沒輪上體驗的觀眾則一面聚精會神盯著教官的手,一面在空氣中試著比劃,躍躍欲試。
記者在現場隨機采訪了30余名體驗者,此前沒一個人會打安全結。而體驗過后,多數人已對3種最常用的安全結系法牢記心間。“看起來眼花繚亂的,熟悉之后其實不難。”一位觀眾說,這種關鍵時刻能救命的方法,學會之后印象就特別深刻,她回去一定時常溫習,并向親朋好友廣為推廣。
記者在熟記繩結打法后,掐著秒表親身體驗,打好一個雙平結用了15秒,確實不像想象中那么難。
“其實火災現場第一時間開展自救是最有效的方法,畢竟等待消防車到達還需要一定時間。”消防教官說,2000年時,北京只有40多個消防中隊,現在雖然增加到100多個,數量在全國數一數二,但仍然不能完全滿足安防需要,學會自救、互救,就有本事跟死神賽跑。
“這三種結繩法可得記住了,不說火災,萬一被歹徒困在室內,也能用這辦法逃下樓。”一位觀眾說。“我家住10層,需要準備多長的繩子呢?”一位細心的觀眾拋出問題。
“按照3米一層算,再加上打繩結耗費的長度和固定點到窗口的長度,至少得40米吧。如果繩子要雙層使用,長度還得翻倍。”教官說。不過,據他介紹,家住3層以下的,考慮通過結繩自救,超過3層高度,普通人的臂力和膽量可能難以勝任自救任務,最好還是做好防護,等待救援。(記者 張詠 實習生 楚超)
相關鏈接
延長繩索時用到的“雙平結”系法
①先用左邊的繩子壓住右邊的繩子; ②然后打個結;
③再用右邊的繩子壓住左邊的繩子;
④再打個結;
⑤把打好的結拉緊;
⑥甩出的短繩頭右邊打個“半結”;
⑦甩出的短繩頭左邊再打個“半結”;
⑧把打好的“雙平結”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