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洗澡也有正確順序 你的洗澡順序對了嗎?(圖)

2013-12-06  來源:西安晚報
[字體: ]

    近日,微博上熱傳著“最正確的洗澡順序”:先洗臉,再洗身,最后洗頭。這是因為,冬季氣溫低,先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長期如此或誘發腦血管疾病。許多網友表示,洗澡通常都是先洗頭,驚覺自己洗澡順序“錯很大”,也有網友說,“冬天洗澡當然先暖身體啊,不然冷得要命。”還有部分網友不認同此說法。醫生介紹,“錯誤的洗澡方法確實達不到理想的清潔效果,甚至引發危險。”

    洗澡也有正確順序

    大多數人洗澡,首先是洗頭。“冬季氣溫低,進入浴室后,血液會集中在內臟和頭部,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長期如此,可能誘發腦血管疾病。”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唐成林說,正確的順序是:先洗臉,再洗身、最后洗頭。

    唐成林解釋,第一步洗臉,是因為人體淋浴熱水后,毛孔會迅速擴張,先洗臉,可避免臉部毛孔進入過多灰塵,造成阻塞。

    清洗身體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沖淋。最后洗頭,一是可以避免冷熱交替刺激腦部血液循環,二是經過一段時間熱水沖淋,頭皮跟頭發在水蒸氣中得到充分滋潤,更利于清潔及頭皮健康。

    三個細節莫忽視

    目前,市面上很多熱水器可顯示水溫,當多處水管釋放熱水時,蓮蓬頭出水的溫度可能低于顯示溫度,要注意調節。

    洗澡時,最好不要反鎖浴室門,以免發生暈厥等意外時,增加救援困難。

    即使有洗冷水澡的習慣,水溫也最好不要低于10℃。

    洗澡最好半小時內

    許多人冬季泡澡都在半小時左右,出水溫度在42℃~50℃不等。“冬季洗澡應控制在30分鐘內,老人、小孩及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過20分鐘。”唐成林說,有研究表明,在42℃的水溫中浸泡10分鐘以上,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跳次數和血壓上升,心臟負擔增大。

    “飯后洗澡不健康。因為進食后,血液多集中在胃部,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至少要飯后1小時再洗。”新橋醫院心內科耿召華教授說。

    洗澡頻率一周兩次

    即使冬天,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澡或兩天一洗的習慣,這對皮膚不好。

    “天氣轉涼后,不用天天洗澡,一般每周洗兩次即可。”新橋醫院皮膚科王儒鵬說,冬季天氣干燥,皮脂腺收縮,洗澡太勤會使皮膚更干。洗澡頻率過高,會使皮脂膜變薄,還可能因皮膚干燥患上乏脂性濕疹,導致皮膚發紅發干、癢、脫皮、出現細小裂紋等。

    即使很久才洗一次澡,也不能使勁搓洗皮膚,這樣會損傷皮脂膜或毛細血管,最好用柔軟的海綿沾上沐浴露輕輕擦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