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三經普’普查員董昊,今天來是要入戶對信息進行核對,請您配合……”昨天(2日)上午,手持PDA電子終端,佩戴普查員證,董昊和同伴李夢捷來到東城區和平里中街六區8號鑫百萬烤鴨店進行經濟普查入戶登記。
從1月1日起,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入戶登記就陸續展開,由于很多普查單位元旦休假,大規模入戶調查從昨天展開,全市3萬名普查人員將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內采集、核對登記戶信息。不同于此前人口普查直接填報登記表的形式,這次經濟普查科技手段提升,全面采用PDA設備對普查數據進行電子化采集。
在烤鴨店門前,董昊和李夢捷先用PDA對地址進行了核對,在確認企業上報基本信息無誤后,又對經營門面進行拍照登記。“這次普查采用全國統一的電子地圖劃分普查小區,再用PDA對調查企業進行空間定位,可以由此形成全國統一的空間地理信息系統。”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在普查現場,烤鴨店杜經理把提前準備好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攤在了餐桌上,董昊逐一核對企業名稱、法人代表、經營性質、收入等填報信息后,又用PDA拍照存檔。這個7寸大小的手持電子產品,與迷你iPad大小差不多,數據采集的效率很高。從門外拍照、詢問、錄入、保存到最后的上傳數據,全程大約30分鐘。如果是個體戶調查,信息采集內容更簡單,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
記者了解到,以往人口普查等都是紙質的各種報表,需要入戶后手工填寫,然后集中錄入,最后進行程序審核,周期長達好幾個月。電子化信息采集的新方式,免去了集中錄入的浩大工程,所有數據上傳后直接匯總,效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