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透視美容怪相:美容院低價誘惑害你沒商量

2014-02-25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近日,人民網曾報道甘肅女孩小蓮的悲慘遭遇。17歲時,她在一家無證小診所進行了注射豐臉手術,結果臉部持續腫脹,一段時間后原本青春靚麗 的少女變成了黃臉老太婆。11年后到正規醫院就診后才得知,當時診所給她注射的材料是英捷爾法勒,這是一種對人體有毒害的注射材料。

 

網絡圖片與本文無關

  小蓮的慘劇為很多消費者敲響了警鐘,但是生活中仍有不少人選擇在沒有醫療資質的生活美容院里注射美容。為什么很多人會“執著”地選擇在美容院里“整容”呢?

  “這與美容院里美容師的忽悠密不可分,她們更擅長在術語上打擦邊球夸大其辭。一般的求美者心中的整形概念也不 清晰,不懂得區分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故而容易被誘惑。”北京葉子整形美容醫院業務院長魯禮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指出,“規范的醫生說話都要符合醫 理,符合醫學的要求,內容肯定沒有美容師們說的冠冕堂皇,讓消費者更易接納。”

  價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多消費者會盲目認為正規醫院價格高。深受傷害的小蓮也曾經表示,“因為工資 不高,我總喜歡和那個‘醫生’講價格,他態度非常好,每次也會少收我幾十塊錢。”感覺自己占到了便宜,小蓮禁不住誘惑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了注射。像小蓮一 樣,很多消費者在與美容師的一次次接觸中產生了信任感,更容易上當受騙。

  另外就是消費者的觀念問題。“在我們國家,求美者對醫療的概念不夠清晰,”魯禮新介紹,“公眾認為看病應該上 醫院,而做美容就沒有嚴格的要求。所以他們就會選擇到美容院。但實際上,國家對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有嚴格的規定,只要對人體有損傷的,哪怕只是一點點損 傷,都屬于醫療范疇。”

  為了防止被沒有資質的美容院“忽悠”,中信杭州整形醫院副院長譚曉燕給求美者幾條建議:希望所有追求美的朋友 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必要的時候用手機、照相機拍照存證,正規的醫院不怕消費者拍照,而且還要索要病歷,手術記錄、發票、產品的包裝盒,最好把醫生的電話也 留下,以便及時溝通。

  在決定做醫療美容項目之前要確定三件事。首先確認做的地方是不是法定的醫療機構。其次,確定給您治療的醫生是否有資質,是否具有美容主診醫生證,這些資質證明在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中都會有公示。最后,了解您即將使用的美容產品是否合法,有沒有經過國家批準。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