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微信圈里有這樣一種說法流傳很廣:“糾正錯誤觀念!已有多位國外權威專家證明,暑熱天,穿得越少其實越熱。”
近日,微博、微信圈里有這樣一種說法流傳很廣:“糾正錯誤觀念!已有多位國外權威專家證明,暑熱天,穿得越少其實越熱。”對此,不少網友表示不解,天越熱難道不應該穿得越少嗎?網絡傳言是真的嗎?
網友:傳言可能是真的
對于“夏天穿得越少越熱”的傳言,很多網友表示這可能是真的。
記者發現,針對該傳言,網友們各抒己見。
有人留言調侃說:“終于明白沙漠里的阿拉伯人,為何常年穿長袍了。”
也有比較專業的網友“老財”表示:“這則說法理論上來是正確的,因為人體的體表溫度在32-33度,所以當氣溫高于33度時,穿衣服少反而熱!”
網友“麥子”也對此說法表示贊同。他說:“這個理論雖然沒有具體的專業定論,但是根據個人經驗是靠譜的。”
雖然大部分網友贊成“夏天穿的越少越熱”的觀點,但也有部分網友表示不認同。他們認為:“正常來講,夏天穿得越少越涼快,怎么可能越熱?”
醫生:天氣越熱越不能赤膊
近日,有醫學專家對記者說:“穿得太少,暴露在陽光直射下的面積越大,很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患上皮膚炎癥。因此室外溫度越高,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褲或打赤膊。”
河北省中醫院醫生郝宏藝對此解釋說,夏季皮膚病中最為常見的是日曬傷。長時間經過紫外線照射的皮膚,輕則出現紅斑,重則會在皮膚上形成大量水皰。
“穿得太少,暴露在陽光直射下的面積越大,很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患上皮膚炎癥。因此室外溫度越高,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褲或打赤膊。”郝醫生說。
郝宏藝也提醒廣大網友,在室內可以穿汗衫短褲,有利于散熱。但到了室外,可穿一些淺色的薄長衣、長褲來阻隔日光的暴曬,有利于防暑。除此之外,夏天多吃一些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有效抵御紫外線。
氣象專家:夏天穿得太少易導致皮膚病
日前,有氣象專家表示:“人們通常覺得穿得少散熱的面積增大,會涼快些。殊不知氣溫在低于37℃時,人的身體通過皮膚有效散熱,但外界的溫度在接近或者超過37℃時,皮膚的散熱功能逐步喪失,甚至外界的高溫會通過皮膚的吸收,提高人體的溫度。”
新疆阜康天池氣象專家吳伯芳認為,天氣越熱越不能穿太露皮膚的衣服:“人們通常覺得穿得少散熱的面積增大,會涼快些。殊不知氣溫在低于 37℃時,人的身體通過皮膚有效散熱,但外界的溫度在接近或者超過37℃時,皮膚的散熱功能逐步喪失,甚至外界的高溫會通過皮膚的吸收,提高人體的溫度。 因此,外界溫度接近或超過37℃后,人們穿得越少,從外界吸收高溫的面積也就越大,就會越發感到熱。”
另一位氣象專家也說:“夏天大家可以買一些天然的材料的衣服,透氣性好、導熱率低。”
由此可見,“夏天穿得越少越熱”的說法是真的。專家提醒,由于夏天的云比較少,陽光直射強度較高,紫外線會對暴露在外的皮膚造成很大傷害,因此夏天室外溫度越高,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褲或打赤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