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鬼魂是否真的存在,但總是覺得自己身邊有鬼,鬼似乎就在床尾或者窗外,正在看著自己,不知道想干什么。(Getty Images供圖)
◆冥想、瀕死狀態容易導致大腦產生“聯覺”,出現鬼神、天堂、地獄等神秘體驗
◆想問題喜歡憑直覺的人常認為思維能獨立于身體而存在,進而相信世上有鬼
“撞鬼”之事令人毛骨悚然,卻也引人入勝,在半信半疑中“一傳十,十傳百”。在科學昌明的今天,為什么還有人相信鬼魂之類超自然神秘現象?這是 一個復雜的問題。在神經生理上,鬼神幻覺可能是大腦把不同的感覺聯合在一起,“撞鬼”可以用“聯覺”來解釋。有的心理專家認為鬼魂的觀念是生者對逝者的懷 念使然。一些很有“靈性”的人喜歡憑直覺,把人的想法套用在自然事物上,也容易催生鬼神觀念,一不小心就“撞鬼”了。
難以捉摸的鬼魂比喪尸更可怕
喪尸、吸血鬼、狼人、鬼魂,最可怕的是什么?美國的恐怖小說作家創作的不外乎這些題材,最近在他們的一次集會上,有人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無論是喪尸故事、吸血鬼故事還是鬼故事的作家都一致認為最可怕的是鬼魂。
喪尸、吸血鬼、狼人都要吃人,但鬼魂呢?不知道,給人的大腦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間。很多人不知道鬼魂是否真的存在,但總是覺得自己身邊有鬼,鬼似乎就在床尾或者窗外,正在看著自己,不知道想干什么——想到這里,不覺毛骨悚然。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史蒂文·施洛茲曼博士稱,“我不知道”、“我不確定”這些說法與害怕和焦慮高度相關,令人非常不適。人類不喜歡“不知道”,而鬼魂恰恰是難以捉摸的。
緬懷故人,你寧愿相信鬼魂存在
鬼片、鬼故事、鬼節、萬圣節等“鬼文化”在大眾中盛行不衰。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故事要有效地傳播需要具備三個特點:1.恐怖的;2.容易令人 相信的;3.容易復述的。施洛茲曼稱,鬼故事恰好符合這三條——人們聽到“撞鬼”的事情后半信半疑,就喜歡講給另一個人聽,希望別人告訴自己這是不是真 的,結果聽者也是懷著這樣的心理繼續傳播下去……
調查顯示,有相當比例的人相信世界上存在鬼魂,認為人死以后靈魂會返回生前活動的地點,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跟鬼魂有過直接的接觸,例如觸摸到已 經死去的人。今天的科學技術發達,社會也在大力倡導科學精神,但諷刺的是,一些“捉鬼專家”還用上了各種高科技的儀器探測鬼魂的存在。也許,給鬼魂增加 “科學依據”讓普遍受過教育的公眾更容易接受。
為什么人們相信有鬼?即使你不相信世界上有鬼魂,也不一定100%拒絕其存在的可能性,或多或少“寧可信其有”。美國萊莫恩學院心理學教授克莉 絲汀·巴奇奧博士認為,這是因為鬼魂滿足了你內心的深層需要:如果生命能夠在死后以某種方式延續下去該有多好——世事無常,你害怕失去,渴望永恒,“撞 鬼”雖然有可怕的一面,但也有緬懷逝者的一面,折射出我們內心“永遠不會失去所愛的人”的愿望。死后有鬼魂的觀念還讓你意識到生命的短暫、脆弱和無常,讓 你更加珍惜現在。
死到臨頭“撞鬼”可能是大腦出現聯覺
鬼神之說歷來被科學否定,但有人表示自己真切聽或看過鬼,F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撞鬼”之類的神秘體驗與一類大腦的特殊感覺“聯覺”有關。 聯覺是大腦的不同感覺發生聯合,即受到一種感覺的刺激后,就不由自主地引起另一種感覺體驗。例如,一個人買下一幅畫,不是因為它畫得好看,而是覺得它“聽 起來”甚至“吃起來”的感覺很好。
患上重病或者遭遇重傷,到“鬼門關”轉了一圈,其間人體處于瀕死狀態,會出現聯覺的生理反應,可解釋生死之交經歷的鬼神、天堂、地獄等神秘體 驗。美國哈佛大學神經外科醫生埃本·亞歷山大博士描述了自己患細菌性腦膜炎后的瀕死體驗,說看到自己從云端往下看見許多“透明的球狀物”閃閃發亮,留下長 長的蒸汽尾流,又看到“美麗、銀色的人體”,正在唱著喜悅而完美的歌曲,還看見“螺旋的亮光”伴隨著“螺旋的旋律”。他認為,那時感覺時空無限,其實純粹 是聯覺。荷蘭臨死體驗研究專家沛姆·范隆梅爾醫生解釋說,很多人在瀕死體驗中出現聯覺是因為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發生了改變,失去了正常的感覺功能,導致患者 同時出現異常的聽覺、嗅覺,對外界的理解能力也出現異常。
自古以來聯覺就和神秘體驗分不開,許多詩人、作家在描述鬼神時流露自己的聯覺痕跡,聯覺甚至成為一些人的生活常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系研究員威廉·布謝爾博士指出,在宗教體驗中必然有聯覺的成分,稱一個人冥想進行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現聯覺。
“靈性”容易導致認知錯誤而“撞鬼”
近年來,心理學家們對于鬼魂等超自然信念進行解讀,發現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只不過是出現了簡單的認知錯誤。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艾亞娜·威拉德等指出了超自然信念中的3種認知——
1.想問題喜歡憑直覺的人容易有奇幻思維,其根源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認為思維能夠獨立于身體而存在,這讓人相信世界上有靈魂、鬼魅、神靈等沒有身體的東西。
2.把人的特點套用在自然事物或者概念上。例如,宇宙正在聆聽你的祈禱,小狗能夠理解你的心思,筆記本電腦故意跟你作對。這種擬人化的思維是你 感到寂寞的結果,或者是你希望找到事物的規律并加以控制。當你覺得萬物有靈,能夠接收你的想法或者咒語,或者能夠通過占卜預測,就容易產生超自然信念。
3.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目的。很多東西的確有其目的,例如凳子是讓人坐的,婚姻是為了拴住彼此,但很多東西沒有目的,例如大峽谷風景、颶風天氣等。但是,你有時會感覺它們會保佑你,有時感覺它們要害你。尋找事物的目的,也是為了理解和控制這個世界。
美國科普作家馬修·赫特森稱,每個人都容易犯這些認知錯誤,一些人較為明顯,其背后是所謂的“靈性”,即對思想的想法。研究發現,祈禱容易激活大腦的“靈性”。如果你對思想不感興趣,就不會太有“靈性”。有些“靈性”特別缺乏的人還可患有孤獨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