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召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會議,正式啟動新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據悉,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是新疆草原全覆蓋、牧民全惠及、資金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一項牧區惠民政策,為實現草原牧區“轉人、減畜、轉移生產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根據《新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方案》,自治區補助標準定為:以荒漠類草原為主的退化草原和退牧還草工程禁牧區禁牧補助為每畝每年5.5元,水源涵養地和草原保護區禁牧補助為每畝每年50元。草畜平衡及牧民生產性補貼標準同國家一致,即按照每畝每年1.5元標準給予草畜平衡獎勵,每畝每年10元標準實施人工種草良種補貼,每戶每年500元標準給予生產資料補貼。牲畜良種補貼在對肉牛和綿羊進行良種補貼基礎上,將牦牛和山羊納入補貼范圍,山羊良種補貼是每只800元,牦牛每頭2000元,新疆褐牛良種補貼是2000元。
新疆將根據這一標準結合各地州草原禁牧面積和草畜平衡面積數對各地州切塊確定補獎資金,并根據各地實施情況劃撥資金。
根據正式出臺《新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方案》,自治區所有可利用的6.9億畝(新疆可利用天然草原總面積為7.2億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轄的草原面積為3000萬畝,兵團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由其自行制定)實施禁牧或草畜平衡。有15150萬畝草原實施禁牧,53850萬畝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目標是通過5年時間,使新疆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同時通過實施牧民定居及牲畜標準化小區建設,使新疆以天然草原為主的傳統飼養方式轉向以舍飼養殖為主的現代養殖方式。
另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34億元,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草原禁牧實行補助,對草畜平衡實行獎勵,對牧區牧草良種和牲畜品種改良等實行生產補貼。按國家核定的基數,新疆每年可獲得補助資金約20億元左右,平均每個牧民可獲得1380元。2010年,全疆牧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按此政策落實,全疆牧民人均增收近50%。
據悉,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是新疆草原全覆蓋、牧民全惠及、資金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一項牧區惠民政策,為實現草原牧區“轉人、減畜、轉移生產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根據《新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方案》,自治區補助標準定為:以荒漠類草原為主的退化草原和退牧還草工程禁牧區禁牧補助為每畝每年5.5元,水源涵養地和草原保護區禁牧補助為每畝每年50元。草畜平衡及牧民生產性補貼標準同國家一致,即按照每畝每年1.5元標準給予草畜平衡獎勵,每畝每年10元標準實施人工種草良種補貼,每戶每年500元標準給予生產資料補貼。牲畜良種補貼在對肉牛和綿羊進行良種補貼基礎上,將牦牛和山羊納入補貼范圍,山羊良種補貼是每只800元,牦牛每頭2000元,新疆褐牛良種補貼是2000元。
新疆將根據這一標準結合各地州草原禁牧面積和草畜平衡面積數對各地州切塊確定補獎資金,并根據各地實施情況劃撥資金。
根據正式出臺《新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方案》,自治區所有可利用的6.9億畝(新疆可利用天然草原總面積為7.2億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轄的草原面積為3000萬畝,兵團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由其自行制定)實施禁牧或草畜平衡。有15150萬畝草原實施禁牧,53850萬畝草原實施草畜平衡。目標是通過5年時間,使新疆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同時通過實施牧民定居及牲畜標準化小區建設,使新疆以天然草原為主的傳統飼養方式轉向以舍飼養殖為主的現代養殖方式。
另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34億元,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草原禁牧實行補助,對草畜平衡實行獎勵,對牧區牧草良種和牲畜品種改良等實行生產補貼。按國家核定的基數,新疆每年可獲得補助資金約20億元左右,平均每個牧民可獲得1380元。2010年,全疆牧民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按此政策落實,全疆牧民人均增收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