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3日,APEC低碳示范城鎮論壇在天津舉行。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在論壇首日發言中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建設低碳示范城鎮,構筑綠色低碳產業體系。記者另悉,住建部將提出建筑節能示范推廣,全國40座城市每年推廣節能改造及新建綠色節能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享受20元的政府補貼。
有建筑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政策的扶持將鼓勵這一新興領域 ,不 過短期內未必能助力低碳建材主導市場。
百個綠色能源示范縣補貼46億元
由中國國家能源局主辦的APEC低碳示范城鎮論壇透露,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建設100座新能源城市 ,2 0 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1000座新能源示范區和10000個新能源示范鎮。目前國家已啟動了13座低碳城市試點和綠色能源示范縣。
中國城市經濟城鎮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城市低碳發展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孟航開則告訴南都記者,政府舉措意味著低碳建設在“十二五”期間無疑將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設立嚴格的新能源建設目標并落實到縣鎮,這意味著國家決心大力推廣節能低碳建筑,對建筑行業來說更意味著轉型發展的良機。”深圳寶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周建華如是告訴南都記者。
不過周建華表示,總體來說低碳節能推廣成果如何還要看自發市場的需求,主要是利益取向和觀念認可。
如此大力度的規劃推廣,實際對建筑行業的格局影響,多數業內人士持觀望態度。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孫保平告訴南都記者,技術研發提速、產權保護加強等過程有一定周期,建材市場低碳化將成大勢,但發展過程,尤其是材料技術的發展將付出較大的時間成本。
從財稅政策來看,國家對低碳建筑的鼓勵態勢已毋庸置疑。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曾向媒體表示,1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將享受46億元的財政補貼。
事實上,低碳建筑領域的民間行動在“十二五”初期也已經開始活躍。5月1日深圳寶航建設攜手上海綠地集團、建工集團等十余家建筑相關企業在四川發起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首個低碳責任聯盟。
低碳建筑最高可節能八成
記者另悉,住建部有消息稱將針對建筑節能提出示范推廣政策,全國40座城市列入試點,每年推廣實施節能改造及新建綠色節能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將享受20元的政府補貼。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低碳建筑比普通建筑節省能耗最高達80%以上。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企業對該項政策的具體執行方案尚不知情,但看好對財政補貼的效應,認為補貼政策是“有效的刺激手段”。行業特征表明,建筑行業是公認的社會能源消耗占比高達40%-45%的“耗能大戶”,側面證明建筑節能行業具備強大的市場潛力。行業數據表明,如果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能降低50%,則對全社會終端能耗降低的貢獻將達14%左右。
值得玩味的是,低碳建筑每平方米享受20元政府補貼———對居高不下的房價而言,20元每平方米的吸引力有多大?周建華告訴記者,“政策的推動對房企來說也許是利好消息,運用低碳節能技術的建筑,每100平方米將多出10萬至20萬的收入。”
“比起20元的財政補貼,更為急迫的是改進消費群眾的理念,推動技術的產業應用。在當前低碳建筑發展的初步階段,政策有一定引導性。但規模發展仍面臨技術推廣的不足和消費理念的隔閡。”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孫保平告訴南都記者。
低碳建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未來市場需求量勢必將逐步擴大。“十二五”期間各項政策利好吸引著眾多行業企業,但低碳建筑在或轉型升級或加速擴張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不可回避,核心技術的研發、技術改進對資金的要求、人力資源的培訓及維護成本等都將成為眾多建筑企業的分水嶺。
除了一眾相關企業躍躍欲試,地方政府也在國家政策的明確指示下開始主動探路。據悉,目前已有地方政府主動找建筑企業洽談,希望進行區域性推廣,實現中心區域率先的同步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