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通州、大興和延慶新城濱河森林公園陸續建成開放后,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今年底建成,屆時將免費向市民開放。其余7座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明年將陸續建成開放。
先見環境,再建新城,北京郊區11座新城都將根據自身特點建設濱河森林公園,“環境是吸引產業、人口的重要基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要更加注重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態環境,使市民更直接、更具體的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位于北京城中軸線北延線,北起十三陵水庫,南至沙河水庫,貫穿昌平、沙河兩大新城組團,全長21公里,總面積約1.2萬畝,計劃投資約5.4億元,預計2011年10月全面建成開放。
這座公園的最大特點,是山、水、林、城融為一體,凸顯了昌平的自然和歷史文化特質,形成一條歷史風貌與時代風采并重的濱河風采帶。
蟒山、龍泉山構成了公園內豐富的天際線,并將成為人們縱覽公園和城市的最佳觀景點。公園之水蜿蜒曲折、開合有度,總長近20公里,水面最寬處超過1公里,將新、老城區有效的融為一體。昌平林木資源豐富,紅柳等在北京地區少有的樹種也將出現在公園中。
“從整個區域來看,公園可與沙河水庫庫區及溫榆河昌平段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向東與溫榆河順義段相連,向西與海淀山后的上莊水庫相連,共同形成了京北區域一條重要的綠色生態走廊。”市發改委基礎設施處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通州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去年底率先建成,沿水系長達8公里,分別建有潞河桃柳、月島聞鶯、明鏡移舟等六大景區和長虹花雨、半山人家、皇木古渡等十八景點。如今已經成為周邊市民消夏納暑的主要去處。
大興新城濱河森林公園今年5月正式對市民免費開放。由于地處大興新城中心區,濱河森林公園成為大興新城的綠肺,極大的提高新城的品質。而延慶濱河森林公園部分園區也已向公眾開放。
據了解,本市規劃的11座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總面積約10.7萬畝,可為郊區470萬人提供休閑活動的場所。根據測算,11座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建成后,北京市新城綠化覆蓋率將提高5個百分點,綠地中城市森林比重從目前的45%提高到50%。
新公園 新美景 新去處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初現茵茵之態
正值夏日,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中蟬鳴一片,高大喬木聳立,林間綠地初現茵茵之態,路邊時有低矮的灌木叢。不少路段還在施工中,因此坑洼之地還常有可見。
工地值班的王師傅說,施工主要在白天進行,當前任務是挖坑、填充植被。
園中水系建設也在進行,由于施工和天氣原因,已有的一些濕地、湖泊,水位雖不高,但已然讓公園靈性倍增。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園林綠化,要新植喬木約21.9萬株、花灌木約18.3萬株、花草地約133萬平方米、水生植物約19.5萬平方米。水利工程包括河道治理約7.7公里,功能濕地9.8萬平方米等。公園將以穿城水系為主線,以水系兩側大規模林木為主體,利用沿河河灘地、荒灘地和現有林地,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構筑市民休憩空間。
雖然濱河森林公園尚在建設中,但仍吸引不少附近的市民前來休憩。家住南環西橋頭住宅區的張大爺兩口子正在公園里散步,“從家里走過來用不了5分鐘,太方便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心情也好很多。”張大爺樂呵呵地說,他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和老伴兒一起來這里活動活動。
正在遛彎兒的王阿姨一說起這片建設中的濱河森林公園,馬上來了情緒,“我在這里住了十多年了,以前就經常來這兒鍛煉。”王阿姨說,原來這里叫暢春園,也是一方公園,“原來的綠化面積可沒有這么大,環境也沒有這般好。”她邊拿蒲扇趕蚊子邊說,“現在這里綠化太好了,趕早上你來看看,天剛見亮的時候,就有人來晨練啦。”
楊大爺和楊大媽家住昌平區宏福苑小區,距離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可不算近,但他倆還是時不常地來這個森林公園轉轉。“以前總在小區里蹓跶,現在這公園也快建好了,環境也不錯,咱又新多了一個去處。”
大興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遠眺一湖風光
不少來散步的市民,都清楚地記得,大興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是5月底正式開放的。因為就在大興新城核心區,又緊鄰小龍河,環境優美,附近的居民把這里當健身散步的首選。
公園太大了,走了一個小時也才只在它的南區轉了一小部分,看介紹才知道,公園綠化面積4000余畝,種植喬灌木80余萬株,中心湖區面積700畝,生態濕地面積150畝,園區蓄水量90萬立方米,由北區清源公園、小龍河綠地、南區埝壇公園三部分組成。
東堤春曉、埝壇煙雨、幽州臺歌、雙儀花洲……聽名字優雅,賞這些公園的景區,更是美不勝收。綠樹成蔭,地勢起伏,水面寬闊,湖中心有大小不同的島嶼,間有野鴨游過。游客可憑堤遠眺一覽湖水風光,也可在銀杏、柳樹和金雞菊、玉簪花簇擁的林間小路散步,悠閑自在。
同樂廣場中,有兒童活動場、老年活動場、戲水活動場、陽光沙灘等適合不同人群的活動場地。
兒童活動場有蹦床、蹺蹺板、滑梯等。王女士邊看護著孩子邊說:“我們也是第一次來,聽說這環境好,來了以后感覺真的不錯。這兒的空氣濕潤,特別清新。以后有空還帶孩子來玩。”
公園內每隔50米左右就有一排座椅;還有三個便利店,出售飲料和小食品;衛生間也容易找到,且十分干凈。游客還可花20元乘坐游覽車環繞森林公園一周,一覽美景。
通州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彌漫清新氣息
8月,李楠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大運河森林公園保安。而大運河森林公園也在8月里獲得了住建部“2010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是北京市2010年的“惟一”。
大運河森林公園地處通州區,總建設面積約10700畝,是全市首個建成的新城濱河森林公園。因大運河之勢,公園秉承“以綠為體,以水為魂,林水相依”的設計理念。去年9月,園區免費開放。
公園東門的指示牌上,標明了公園的“一河、兩岸、六園、十八景”的整體布局。進入園區內,河道兩側,種植了高大喬木、低矮灌木和大片綠地,撲面而來的是彌漫著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氣息,蟋蟀和知了的叫聲此起彼伏。一位媽媽把孩子抱到公園門口便放了下來,小女孩一蹦一跳地跑進了公園。
一群孩子正在公園中蕩秋千、爬云梯,嬉笑打鬧。一位媽媽說,暑假孩子在家,來公園會有大群的小玩伴。一旁一位張辛莊村的老大爺說,沒事在公園里鍛煉身體,看看來玩的游客拍照、畫畫,就算看看熱鬧也很有意思。
月島聞鶯景區,因月島四面環水,北高南低,形似月牙而得名。上島后,喬灌花草,種類繁多,多種鳥兒也來“安家”。登上閣樓遠眺,目及之處盡是綠樹繁花,林間聲聲鳥鳴。
管莊梁各莊村村民陳先生每天傍晚都來森林公園慢跑半個小時,從去年9月起這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這兒環境非常好,空氣清新,樹林幽靜,跑步過后,讓人神清氣爽。”陳先生說。
公園保安宋廣月說,每天來公園的居民非常多,工作日的時候,全天大約也有一千多人,而周末的時候,人就更多了,有三四千人。離開時,公園正門兩側還排著長長的私家車隊。
11處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規模及建設地點
項目名稱
建設(擬建設) 規模情況(畝) 建設地點
通州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10700 通州新城北運河(溫榆河)兩側,分南、北兩區。北區北起潞苑北大街、南至通順路,全長約3.2公里;南區北起六環路潞通橋、南至武窯橋,全長約8.6公里。
密云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9249 密云新城潮河及潮白河兩岸。潮河段北起東白巖橋,南到匯合口,全長約6.8公里;綠島公園段北起寧村新橋,南至潮匯大橋,總面積約870畝;潮白河段北起匯合口,南至新城界,全長約6公里。
延慶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11138 延慶新城媯水河及三里河沿岸。媯水河上游段東起曹官營水庫,西至京張公路,全長約6公里;媯水河下游段東起延康大橋,西至農場橡膠壩,全長約9公里;三里河段北起江水泉公園,南至媯水河,全長約3公里。
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11643 位于昌平新城內,北起十三陵水庫溢洪口,向南經東沙河、北沙河和南沙河,至沙河水庫,全長約21公里。
房山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5789 房山新城啞叭河、小清河沿岸及良鄉高教園區。啞叭河段面積約2263畝;小清河段面積約2455畝;高教園區段面積約1071畝。
大興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5579 大興新城埝壇水庫周邊,由埝壇公園、北區公園及小龍河綠地三部分組成。
門頭溝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8800 門頭溝新城南部,由龍口湖森林公園、新城中心公園組成。
平谷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11045 平谷新城泃河、洳河兩側。
順義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18683 順義新城潮白河沿岸,北起俸伯橋上游800米處,南至蘇莊橡膠壩。
懷柔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6749 懷柔新城懷河和雁棲河沿岸。懷河段自懷柔水庫壩下老漫水橋至懷河3號橡膠壩,約5.1公里;雁棲河段自牤牛河河口以北450米處入懷河口,約6.4公里。
亦莊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7510 亦莊新城范圍內,由新鳳河和涼水河兩段組成。新鳳河段西起博興西路,東到泰河路,總面積約3799畝;涼水河段西起永昌南路,東至經海九路,總面積約3711畝。
新聞鏈接
北京建三級城市森林公園體系
新城濱河森林公園——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的郊野公園——中心城的休閑森林公園,“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完善三級城市森林公園體系建設,為市民提供多層次、多選擇的綠色活動空間。
新城濱河森林公園——
“先見環境,后建新城”
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是以穿城或環城水系為主線,充分利用河道兩側河灘地和荒灘地,建設具有休閑服務功能的帶狀城市森林公園。新城開發建設之初就建設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有利于樹立新城環境意識,構建新城環境框架,引導新城有序開發。也有利于提高新城品質,增強新城對高新人才、產業的聚集能力,促進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新城建設。
郊野公園——
“因地制宜,健康生態”
郊野公園建設是對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綠地進行近自然化、公園化的改造,可以拓展城市綠化隔離帶功能,提供更多休閑游憩空間,讓市民更直接、更具體地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是政府關注民生的重要體現。
郊野公園遵循“以野為魂、以林為體、因地制宜、自然樸野、健康生態”的建設理念,以滿足散步休閑為主,推動園林綠化功能由生態景觀向休閑服務升級。
郊野公園從2007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郊野公園48處,約3.9萬畝,加上頤和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等,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共形成7.9萬畝公園,基本形成沿東北五環和西南四環的郊野公園環。
城市休閑森林公園——
“增加總量,就近健身”
從2008年起,北京市在中心城區,選擇空間相對集中、規模較大的代征綠地建設城市休閑森林公園。公園建設既能夠增加中心城區的綠地總量,豐富綠化體系層級,又能滿足市民就近健身、享受生態休閑的生活需求。城市休閑森林公園已建設6處,總面積33公頃,可為中心城區近3萬人提供休閑活動的場所。截至目前,還有5處正在建設中。
今后一段時間,本市將通過建設大尺度城市森林綠化和增加中心城綠地,進一步讓森林走進城市。通過南中軸城市森林公園、未來科技城森林公園等大尺度城市森林綠地及十大濱水林帶等中心城綠地建設,不斷完善城市森林體系,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承載力,逐步實現出行500米見綠地的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