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大煙囪,換上新的燃氣鍋爐,昔日臟亂差、滿目煤灰、污染大的燃煤供熱廠將徹底變身為清潔、高效、現代化的燃氣供熱廠。近日,北京三環內最大的供熱廠馬連道供熱廠正進行熱火朝天改造,新的燃氣鍋爐將于近日安裝。這是北京市發改委推進“煤改清潔能源”若干現場之一。
《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能源發展建設規劃》提出,今后5年要全面壓縮發電、工業及民用燃煤總量,五環內供熱將不再使用煤炭,將全北京市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2000萬噸以下。
“大鍋爐”進行天然氣改造
在北京中心城區,像馬連道供熱廠這樣的20蒸噸以上的大型燃煤鍋爐房有63座。馬連道供熱廠的成功改造,意味著燃煤供熱鍋爐房將徹底在北京市三環內退出,更多的清潔能源工程將在更大范圍內繼續實施。
目前,燃煤供熱面積仍占北京市總供熱面積的44%左右。“十二五”期間,城區63座大型燃煤鍋爐房將全部改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部分有條件的鍋爐房實施油氣雙燃料系統,接入城市中心熱網。除此,北京還將對2200余座供熱鍋爐進行綜合節能改造,擴大天然氣引入,新建4個覆蓋城市的天然氣主干環網和若干接收門站。“十二五”末,全北京市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比重將達到20%。
除了改造燃煤鍋爐外,五環內4個大型燃煤熱電廠也將被調整。“現有的3個燃煤電廠將全部關停,CBD附近的第一熱電廠將遷至五環外。從2011年開始,每年一個燃氣熱電中心竣工投產,一直持續到2014年,北京將建成4大燃氣熱電中心。”北京市能源辦專職副主任王建英表示。4大燃氣熱電中心建成后,不僅能改變現有熱電廠“吃干用盡”,長期超負荷運作的狀況,還能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
根據《規劃》,未來5年北京集中供熱面積將增至8億多平方米,10個遠郊區縣新城將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氣,逐步形成中心大網和區域供熱相結合的城區供熱格局。
“小煤爐”換裝清潔能源
“這回終于能用上天然氣了!”家住崇文區幸福大街的胡大爺聽說要把煤爐改造成清潔能源,顯得格外高興。他家廚房四壁已經被煤爐的煙塵熏得漆黑,煤煙污垢布滿了窗臺的護欄。“我們過去一直靠燒煤取暖做飯,拉煤很費勁,架上爐子還煙熏火燎。”
為了讓老城區居民徹底告別“存煤、生火、倒渣”的生活,北京市將在完成老城17.3萬戶居民清潔能源改造的基礎上,繼續推進5萬多戶老城非文保區平房、簡易樓“小煤爐”清潔能源改造。《規劃》提出,全面完成中心城區供熱管線更新,重點消除安全隱患,城鄉居民燃氣化率達98%以上。同時,完成254個老舊小區22萬戶居民的配電設施改造。
“以前文保區燃煤改造突出‘保’字,而現在非文保區改造將更靈活多樣,可與城區拆遷改造方案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有城市電網、氣網、熱網資源,讓冬季取暖變得更加安全舒適。”王建英介紹道。
“當初‘煤改電’工程,由政府出資負責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居民出部分資金自愿選購采暖設備,減輕了不少負擔。現在小煤爐換裝清潔能源,希望讓更多人用著實惠!”胡大爺笑呵呵地說。
目前,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僅占4%左右,遠低于25%的國際水平,煤炭仍是“老大”,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70%左右。“如何轉變煤炭資源的粗放性使用,推動能源使用技術創新,走節能、低碳的發展道路,是全國各個城市應當思考的問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毛其智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