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軌道交通長度將達708公里
“今年地鐵通到哪兒?”成為人大代表熱議話題。昨日(12日),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委、北京市交通委得到消息,去年新入圍“2015年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增強版”的5條地鐵線中的16號線、8號線3期、海淀山后線和燕房線今年有望動工修建,預計2015年開通試運營。
屆時,北京軌道交通長度將達到708公里,中心城區每500米就有一座地鐵站。地鐵軌道線將在北京城下四橫四縱交互往來,全市換乘車站達90座以上。其中東西向的線路包括1號線、6號線、7號線和14號線,南北向貫穿的線路則有4號線、5號線、16號線和8號線,還有2號線、10號線分別分布在二環路和三環路沿線。
16號線延長方便15萬人出行
今年,軌道建設仍然加速跑。除了目前正在加緊建設的6號線1期和2期、7號線、8號線2期南段、9號線北段、10號線2期、14號線、15號線1期西段、昌平線與8號線之間的聯絡線、S1線西段和西郊線等10條線路外,即將新開工建設的項目還包括山后線、16號線、燕房線、昌平線南延段、8號線3期和6號線3期西延段。今年新開建項目中,16號線、8號線3期、山后線和燕房線均為“增強版”中涉及的新線。
所謂“增強版”是此前本市制定的2015年軌道交通建設計劃升級版。5條原定于2020年前竣工的地鐵線工期提前至2015年前,其中包括海淀山后線、16號線、新機場線、8號線三期和燕房線。到2015年,本市軌道交通路網將在原增長計劃基礎上再加一百多公里的線路長度,達703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據將有望刷新至708公里。新增加的5公里,主要是因為16號線原定終點站榆樹莊將繼續延長,增設宛平站,方便該區域約15萬居民出行。
12號線將為北三環及周邊道路減壓
建設如火如荼,規劃同樣緊鑼密鼓。今年,北三環線即地鐵12號線進入了前期調研階段。初步規劃,這條地鐵線西起海淀田村附近,一路向東,全程沿北三環鋪設,最終抵達朝陽東壩附近。這條線路建成后,將緩解城區北部既有地鐵線網客流壓力,緩解10號線地鐵車廂、站臺擁擠同時,為北三環及周邊道路交通“減負”。
進入前期調研工作的還有3號線西段。這條地鐵線基本位于阜石路下端,起點也位于田村附近,沿阜石路鋪設,終點設在阜成門。今后,該站將成為3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站。
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周楠森透露,規劃客流比較大的線路將考慮使用A型車。目前,北京地鐵線路均采用的是6節編組的B型車。相對而言,一列8組編制的A型列車比一列6組編制的B型車可多拉至少1000名乘客。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已經確定3條線采用A型車,分別是14號線采用6節編組,16號線8節編組,海淀山后線8節編組。
天通苑線將拉大站間距
還有一批線路規劃設計初見端倪。其中天通苑線的前期調研工作已經開始。初步規劃線路設在地鐵5號線東側并與之平行。這意味著,城北的居民南行將添新選擇。
預計2020年前啟動建設的快線R1線規劃也基本確定。這條地鐵快線全長50余公里,沿長安街向東西延伸,自西向東主要經過的功能區包括門頭溝新城、首鋼廠區、魯谷居住區、公主墳商圈、金融街、王府井商業區、CBD核心區、通州運河中心區等。地鐵快線擬采用大站快車方式,停靠站點較少,運行速度快,從而便捷連接中心城區和通州新城。在2015年北京的軌道交通規劃中,尚未出現類似快線。
相關新聞
10號線二期今年確保全線運營
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力爭今年分段開通4條軌道交通線路。市人大代表、豐臺區區長冀巖昨日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確保地鐵10號線二期在今年全線通車運營。
10號線二期起于勁松站南端,終于巴溝站西側,線路全長32.44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23座,其中換乘車站13座。完工后將與現有的10號線一期構成北京市第二條地鐵環線,線路全長將達57公里,為北京最長的地鐵線路。由于受到豐臺站進度影響,10號線二期年底開通后將“保C爭O”,“O”即與10號線一期貫通,形成地鐵環線,“C”即是豐臺站可能形成斷點,或采取折返運營的方式,但具體方案未定。
地鐵站客流數據應與公交“共享”
昨日,市人大代表王灝建議,北京地鐵每一站進出站客流、擁堵情況等數據應與公交系統實現共享,方便公共交通實現互補。
“目前,北京地鐵通過刷卡進出站閘機時時回傳數據,可以了解各站客流和擁擠程度。如果這些數據可以與公交實現共享,將發揮更大作用。”王灝舉例說,“當地鐵站點擁擠過大,沿途公交可以增發機動車增援,緩解地鐵壓力。”
同時,公交車站也應建立類似的客流統計系統,隨時了解每條線路各站客流變化情況。“當這些數據都實現共享后,公共交通資源使用將更加合理。”王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