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資金用沒用到“刀刃”上,得由農民說了算。眼下,在懷柔,審計人員每天都在走村串鄉,針對去年區政府職能部門涉農資金的使用情況,傾聽農民的意見,將農民的聲音納入審計結果。相關負責人稱,這項新的審計工作機制,將有效提高政府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率。
“以往的審計工作,大都浮在賬面上,審計人員查查賬戶、聽聽匯報,這樣的審計雖然對資金撥付環節能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但對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往往做不到查全、查實、查細。去年,我們轉變對涉農資金的審計機制,要求審計人員主動到一線實地調研,面對面地向農民宣傳惠農政策,聽聽農民是否享受到了相應的補貼資金,做到了兼聽則明。”該區審計局副局長宋衛東介紹說。
2011年,懷柔區審計局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將鎮鄉二類公廁運行管理、優撫社救對象建房、政策性支農、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惠農項目作為審計的重點項目,涉及范圍包括14個鎮鄉的253個村委會和23個具體使用專項資金的用款單位。審計人員通過實地審計調查,對審計出的違規單位責令整改,對違規資金進行了追繳,并形成審計建議10條供該區政府參考。“有了審計的監督我們更安心了。”不少村民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財政資金充分發揮效益,更提高了農民對審計的認識,打下審計工作的良好群眾基礎。
在對懷柔區鎮鄉二類公廁運行管理情況審計中,審計組走訪了平原及山區的253個行政村,對382座二類公廁進行實地檢查,并當面詢問了382個公廁的保潔員,收集了大量一手數據和圖片的審計證據資料。
對于優撫社救對象建房的審計,審計組對領取建房補貼款的全部360戶中的175戶進行實地走訪,查找現行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審計組了解到,優撫社救對象建房工作確實改善了部分農村特殊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使該群體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是部分村委會沒有進行民主評議及公示,一些救助工作沒有完全做到民主、公開,造成個別不符合政策標準的農戶享受優撫社救建房以及個別建房不符合標準等問題。該項審計工作結束后,審計組對1戶虛報個人信息、不符合標準的農戶責成有關部門追繳回了補貼款,并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的審計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各鎮鄉、村委會進行落實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