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街道將至少有一處錯時停車試點區
筆者前日(23日)從東城區政府獲悉,為了緩解老城區機動車一“位”難求的現狀,東城區今年擬在17個街道試點錯時停車,每個街道將至少一處錯時停車試點區域,預計可為老舊城區居民提供2000至3000個車位。
老舊城區,人多、車多,停車位更是一“位”難求。趕上下班高峰期,小區內、胡同里經常會上演現實版的“搶車位”大戰,車主碰巧趕到一塊了,不免就要急眼、爭執。東城區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東城區機動車保有量在34萬左右,而停車車位全部算下來只有15萬左右,將近有一半的缺口,像這樣“搶車位”的事情在所難免。
為了緩解老城區車位緊缺的現狀,今年東城區全面啟動試點錯時停車,每個街道將至少有一處試點區域,預計可解決2000至3000個車位需求。提供車位的地方是東城的駐區企事業單位,這些單位停車位白天使用,夜晚空閑,可供附近居民下班后至第二天上班前使用。為了加強管理、保障單位與居民雙方利益,單位低價有償出租車位,這筆錢將支付夜間新增的管理成本。而居民可以先在試點社區登記后,與單位達成月租或者年租的協議,享受錯時停車帶來的便利。
棗苑社區主任劉志琴介紹,該社區是成熟的商品房小區,1630多戶,有車家庭不下千戶,但小區只有700多個地下車位,早就飽和了。像袁女士這樣每天在小區周邊“搶車位”的至少百人。為此,今年5月社區與雍貴中心達成協議,向小區居民有償出租120個車位,以緩解停車難的問題。和袁女士一樣,家住東直門十字坡東里的周寶生也享受到了錯時停車的便利。十字坡東里社區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老舊小區,小區沒有停車條件,私建地鎖、擠占消防通道……見縫停車事情比比皆是,經常為錯個車費大勁。
為此,社區就與附近的建工黨校聯系,該校有98個地上停車位,晚上車位就空閑出來,學校拿出50個車位供居民使用,每天晚上5點以后停車,第二天早上7點開走,單雙號限行、節假日都可以停車,不受限制。56歲的周寶生告訴筆者,“建工黨校24小時都有專人巡邏看護、車位價錢便宜、校內還有攝像頭,剮了蹭了有地查去。這樣錯時停車的方法真好,車位循環使用,這關系也就更親了!”
今年,東城區將試點錯時停車列為緩堵工作任務,以解決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并通過鼓勵駐區單位與居民之間采取錯時停車的方式,盤活東城的停車資源,提高車位循環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