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加大對垃圾處理基礎設施的投入 把“示范”變成“常態”

2012-07-15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在徐浦大橋主橋墩南側,有一個實現自動化的垃圾清運基地,垃圾的傾倒、壓縮、裝箱、運輸以及填滿等過程,全仰仗大型機械搞定,工作人員孵著空調,監控流程即可。這個基地正在申請“花園式企業”稱號,這在以往,只有公園性質的單位申請成功過。然而,這樣的示范基地在上海少之又少。這幾天,上海電臺的夏令熱線,接到聽眾關于垃圾亂堆、就地焚燒的投訴電話一直在增加。

  位于嘉定區嘉松北路博園路的一工廠區內,緊靠發臭發綠的小河有一個垃圾回收站,許多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在這里焚燒殆盡。距離焚燒點5米不到,是工廠的小食堂,開門就見“垃圾山”。

  通過相關部門的聯合整治,相信許多類似的垃圾焚燒點很快會消失。然而,光靠這種發現一處,滅掉一處的“馬后炮”管理,垃圾山、焚燒點仍舊可以“打一槍換個地方”,生生不息。

  如何加大對垃圾處理基礎設施的投入,已成為各區縣職能部門的“必答題”。我想,徐浦大橋邊的垃圾清運站,如果哪天不再是示范基地,而是常態標準,那么“垃圾”就不再是上海夏天的關鍵詞。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