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協和醫院新門診樓全面啟用。此后一段時間,患者到協和醫院就診將采取分流掛號的方式。老門診樓將用于正常滾動掛號,新樓則主要用于當天掛號和診間加號。此外,新的門診大樓給老人、兒童和孕婦提供多重特殊關照。
老人就診設綠色通道
昨天,記者在協和醫院新門診樓內看到,大部分便捷通道及自助設備已經投入使用。
新門診大廳設有電梯27部,數量是舊門診樓的十倍。為了將兒童和成人分流、健康人群和患者分流,新門診樓為兒科、健康體檢人群設立了獨立出入口,專梯直達診室。
特別是醫院為兒童、老人和孕婦開設了掛號、收費及取藥專用窗口,最大限度地保護這些群體不受感染。此外,藥劑科設立藥物咨詢室,專門為患者提供藥物咨詢服務,對服藥方法、特殊劑型用藥等進行指導,保證患者科學、合理用藥。
檢查結果可自助查詢
以往患者完成各項檢查之后需要到專門指定的地點取檢查結果,如今大廳里的檢查結果打印機便能為患者大大節省時間。完成身體檢查之后,只需憑就診卡或銀醫卡等憑證,便可以自助在機器上查詢、打印結果,然后拿給醫生診斷。如患者不會使用這些設備,可咨詢附近的導醫人員。
采取分級候診等措施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舊門診樓用于正常滾動掛號,新樓則主要用于當天掛號和診間加號。
新門診系統在分診、候診、就診等幾個環節上對傳統的就診流程做了顛覆性的改變。
傳統的就診流程下,患者要先持號條和病歷手冊到護士臺報到,護士臺工作人員根據掛號順序人工分診,不停地叫號并巡回維持就診秩序,一個上午下來嗓子都能喊啞了;掛號早但到得晚的患者不滿于排隊總想提前看病,拿到檢驗結果需二次就診的患者直接闖入診室等等,都對正在就診的患者和醫生的診療活動帶來干擾。
新流程下,自動叫號系統對患者實行了按掛號順序自動分診,導醫屏上自動顯示患者的姓名及等候序號。各科設立一級候診區和二級候診區。一級候診區設在進門后最顯眼的大廳,患者到達科室后,無需向護士臺報到,直接進入一級候診區坐著候診;二級候診區位于醫生診室門口,采取的是“叫一等二”的做法,即診室里有一人就診、門口有兩人坐等。如果第一號患者看完出來,醫生無需起身到門口叫下一位患者,點擊“呼叫”按鈕,第二號患者自動進入。這時一級候診區自動叫號系統會通過導醫屏和語音呼叫同時提示第四位患者進入診室外的二級候診區,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