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區地下空間將全部互聯互通 與軌道交通線路站點實現一體化
位于國貿橋東北角的CBD核心區建設一直備受關注,今天(6日)上午CBD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2013北京CBD國際論壇上透露,目前CBD核心區建設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已經破土動工。同時為了解決該區域未來的交通出行問題,CBD核心區5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未來全部實現互聯互通,并將與現有軌道交通及途經規劃線站點連接實現一體化。
CBD核心區東起針織路,西至東三環,南起建國路,北至光華路。按照目前規劃,核心區內共有19座建筑,除了個別的綜合體項目外其余均為企業定制樓宇,這些建筑群高低錯落有致,建筑高度從60余米至500余米不等。
這位負責人介紹,核心區的項目中有的還在進行前期設計,有的已經完成立項審批,有的已經破土動工。“CBD核心區規劃設計的最大亮點就是對于地下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利用。按照規劃,核心區50萬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全部互聯互通,包括目前運營的軌道交通線以及未來途經這片區域的軌道交通規劃線的站點,都能與核心區的地下空間連接實現一體化。預計地下空間將能對地上交通壓力緩解15%左右。而且在我們的地下空間內還設計了包括停車、后援服務等在內的大量基礎設施。按照規劃,地下空間基本有地下五層,部分樓宇的地下空間達到了地下七層。未來人們在核心區內通過地下不僅能順利抵達任意一座樓宇,也可以搭乘四通八達的地下軌道交通去往各個方向。”
目前CBD區域已有1號線、6號線和10號線3條運營線,以及1條在建的14號線。根據初步規劃,CBD區域未來將在已有3條軌道運營線的基礎上,新增5至6條軌道交通線。“根據我們的調查,目前CBD區域通勤時段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在66%左右,其中軌道35%,地面公交31%,而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達到80%左右。”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從相關部門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除了正在規劃設計的普通軌道交通線外,未來CBD核心區周邊還將有望規劃APM線。APM線(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全稱為市政交通項目旅客自動輸送系統,也稱為自動導軌快捷運輸系統(AGTS),是一種無人自動駕駛、立體交叉的大眾運輸系統,目前在首都機場航站樓之間已有應用。APM列車一般車體較寬,內設座位較少,大部分空間供乘客站立,車廂超大玻璃使視野非常開闊。
另據記者了解,截至今年4月,CBD區域企業數量已達33500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近80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近140家。2012年CBD區域89座商務樓宇中,稅收過億元樓宇達40座。按單位面積核算,平均每平方米納稅額度過萬元的樓宇有9座,其中單位面積稅收貢獻最高者達6萬余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