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城市居住證掛鉤居住年限
國家發改委:2億多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將在7年內逐步市民化
在昨天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上,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的4位部門負責人圍繞新型城鎮化、財稅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對外開放等重點領域改革發表看法。
徐憲平:
2億多農民工7年內市民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表示,今年要求各類城鎮制定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具體標準,在特大型城市則制定與居住年限等條件掛鉤的居住證制 度,標準將向社會公開公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城鎮常住人口中的2億多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將在今后7年內分 “兩步走”有序、逐步地實現市民化。
他說,通過實施差別化的落戶政策到2020年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今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各類城鎮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具體標準,特大城市要實行居民制,并向社會公開公布,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的預期。
針對另外1億多常住城鎮但無法落戶的農村轉移人口,徐憲平說,將通過建立居民制實現市民化。國家將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掛鉤,穩步推進城鎮的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并使這五大公共服務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樓繼偉:
環境稅將增加對排污的懲罰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透露,需要提交全國人大立法的環境稅未來會逐步增加對排污的懲罰,可能要先增加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懲罰。
樓繼偉表示,環境稅實際上是一個對排污懲罰的稅種。下一步也會考慮推進碳交易,但前提是要確保在行政上有嚴格的執法,對企業排放多少碳要有嚴格的測度,只有做到這些才有可能推進碳交易。
除了環境稅外,對于社會關注的房地產稅改革,樓繼偉表示,這一稅種也需全國人大立法,盡管改革比較復雜,但立法進程會適時推進,財政部將積極配合。
論壇上,針對是否開征資本利得稅問題,樓繼偉說,這需要先改革個稅制度。中國目前個稅實行分項征稅,只有薪酬收入累計征收。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個稅改革要從分類計征改為綜合征收,個人所得收入都算為應稅收入。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考慮對資本利得征稅。
胡曉義:
機關養老金改革遵循市場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著力解決社保領域存在的不公平、不可持續的問題,重點推進四方面任務,努力建立惠及全民的社會保障制度。
首先要實現社保的全覆蓋,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為重點,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真正實現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二是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保險制度改革,著力解決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并行的“雙軌制”、待遇差等矛盾。造成養老金差異在于企業進行了市場 化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而機關事業單位的改革還未完成。因此,首先要建立公平的規則,然后遵循市場化原則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
三是大力推進城鄉統籌。他透露,國務院已經決定合并實施新農保和城居保,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的統籌也要進一步推進。
四是搞好各項制度之間的銜接轉續,為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掃清制度障礙。
在努力保證群眾享受更多實惠的同時,胡曉義也特別指出要嚴防福利剛性的弊端,不能因一時之需或滿足部分群體的訴求,而扭曲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方向。
鐘山:
堅持“兩個輪子”一起轉
在中國繼續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能否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是各國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鐘山表示,目前中國利用外 資仍采用專案審批加產業指導的管理方式,審批環節多,必須要改。去年設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簡政放權、創新管理體制的新探索。經過五個多月的實踐, 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這樣的試驗是受到世界各國歡迎的,同時也證明中國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是可行的。
他表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內涵還包括擴大內陸和沿邊開放,以及堅持多邊和自貿區“兩個輪子”一起轉,在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同時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