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人口資源環境監測體系力爭年內試點

2014-02-10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統計部門擬強化三大重點領域監測

人口資源環境監測體系力爭年內試點

    加強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預警監測,已成為本市統計工作重點內容。日前,記者從市統計工作會獲悉,北京將建立人口、資源、環境監測體系和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跟蹤監測體系,并加強首都重點區域差異化發展監測。

    按照市政府要求,北京統計部門將建立一套人口資源環境監測的指標體系,從人口分布、就業形勢、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能耗與經濟貢獻等角度, 按照人口、資源、環境與產業結構升級相結合,與區域空間布局相結合,與城市承載能力相結合的要求,全面分析區域承受力情況及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存在 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規劃、科學引導的對策和建議。

    今后,本市人口統計將進一步完善,統計局的抽樣調查數據將與公安部門暫住人口登記、流動人口監測相結合,并整合能源、資源、勞動力、產業發展、環境生態等多方面的調查,形成更立體、更豐富的人口監測信息,為人口規模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根據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本市將切實降低常住人口的增速,主要手段包括重大規劃、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進行人口評估和交通評價、水資源評價; 研究建立與人口調控掛鉤的政府投資、公共資源分配機制,明確區縣調控責任;產業調控方面強化節能節水節地等標準,嚴控低端產業無序發展;推行居住證制度, 建設實有人口服務管理全覆蓋體系等。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人口資源環境監測體系將力爭年內開始試點,但北京人口規模調控的重點不是就人口調人口的簡單數量調控,而是要結合 產業布局調整和功能區定位來引導人口合理流動,職住平衡、城郊教育醫療文化配套設施的完善、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都將是重點關注的問題。

    今年統計部門將強化的另兩大重點領域監測同樣與人口調控密切相關。

    預計春節后啟動的京津冀協調發展跟蹤監測體系,將緊密圍繞人口分布、綜合實力、產業分工與合作、對外經濟、基礎設施布局和生態環境等重要因 素,開展統計監測與評價研究。首都重點區域差異化發展監測,則會建立區縣差異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大人口調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指標在考核 中的比重,淡化首都功能核心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投資、經濟總量考核,引導區縣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上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