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北京警方出動30余輛特種車輛及警用直升機進行反恐防暴拉動演練,以檢驗首都公安機關反恐防暴處突的快速反應能力。
昨日(5月22日),北京警方宣布,已經構建快速反應的立體反恐防恐工作體系,包括北京火車站、王府井、西單等14個重點區域如發生突發事件,警方反恐力量可以在1分鐘內處置。此外,北京警方已新成立了專職反恐部門——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總隊。
14處人流密集區域定點看護
新京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公安局獲悉,北京警方按照保核心、守重點、控街面、抓外圍、全覆蓋的綜合反恐方式,部署形成社會面立體化的反恐防恐體系。警方專職反恐部門——反恐總隊也低調亮相,其負責人表示,有信心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北京警方對全市重點地區進行了梳理,確定了王府井、北京站、西單等14處人流密集的重點繁華地區,按照遇有突發事件能夠在1分鐘以內開展處置的 標準,“距離精確到米、時間精確到秒”部署武裝警力進行定點看護。同時,警方在市中心實行網格化管理、實名制管理,武裝巡邏車屯兵街頭,出警不超過3分 鐘。
各區縣普及1分鐘處置機制
反恐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這14個點位設置的具體要求是“警力看得見”(民警肉眼可以觀察的范圍),以保證第一時間達到現場處置。“我們經過測算,按照民警正常1分鐘內可以達到的區域,是200米范圍內。”
同時,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張兵介紹,根據“1分鐘”開展處置預案制定方案,在暫時未涉及十四個重點繁華地區的分縣局也根據方案內容,自行在轄內的次重點部位設置1分鐘處置點位并部署警力,將“1分鐘”處置工作機制常態化、普及化。
北京近一個月5次反恐演練
近期,“反恐演習”“安保升級”成了媒體報道中的常見詞。5月1日,北京站反恐處突拉動演練;5月8日,沿五環路反恐防暴拉動演練;5月15日,沿六環路反恐防暴拉動演練……
新京報記者據公開報道整理發現,從4月下旬到昨天,北京市公安部門以及武警共進行了不同規模的5次反恐防暴演習、拉練。其中多次反恐演練規模較大,涉及反恐、特警、交管、警航、科信等多個部門警力。
■ 解讀
為何成立“反恐總隊”?
專家解讀:恐怖活動向內地蔓延,需打造專業力量提升反恐能力
恐怖活動對北京的威脅是不是加大了?這段時間北京警方不斷在反恐防恐方面出措施,難免讓人們產生這樣的疑問。
“我們公安局有能力、有信心、有決心,堅決防止發生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暴力恐怖事件,確保首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昨天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面對幾十名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表態。
這樣的自信心并非憑空而來。從上個月開始,北京市警方不斷地進行了反恐防恐方面的演練,加強社會面的防控措施。昨天,記者在發布會現場,還看到警方一個新的部門——反恐總隊,據介紹,這是北京市公安局一個專職反恐的部門。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認為,公安設立這樣的部門,其意圖非常明顯,是要打造專業的反恐警方力量,提升應對突發恐怖事件的應對 能力。而這樣的做法,在國際上并不鮮見,發達國家幾乎都有專業的反恐部門,承擔日常的反恐防恐工作。“恐怖活動不同于普通的刑事犯罪,需要高度的專業化力 量。”
“我們知道對我們國家構成恐怖威脅的活動已經向內地蔓延,去年金水橋事件也說明了這點。”首都加強反恐力量建設是必然的。反恐是一種防患于未然,不能等事件發生后再建設,而是從基礎逐步構建。反恐也不能僅著眼于事后處置,最有效的辦法是將恐怖活動扼殺在萌芽狀態。
為何提出“1分鐘處置”理念?
專家解讀:反恐需快速反應,同時釋放“穩定”信號和反恐決心
在北京,反恐防恐不是一個警種單兵作戰。昨天,北京警方表示,具有快速反應能力,地上地下聯動、交警巡警特警協同作戰的立體式反恐防恐工作體系形成。
北京警方一位內部人士介紹,北京公安基層民警近階段也加強了應對恐怖活動的能力,加強了專業方面的學習,以及槍械使用的技能訓練。4月9日12 時許,北京大柵欄商業街一老年男子突然掏刀行兇,現場執勤民警40秒鐘就控制了該男子。這就得益于北京公安局提出的“1分鐘處置”理念,在全市14個人員 密集的繁華區域,出現突發事件,民警必須在1分鐘開展處置。
李偉認為,北京警方是按照長治久安的思路,逐步在構建一個專業化的反恐系統。與專業部門以及軍隊、武警、特警的專業化反恐力量協同配合,完成從信息收集、突發事件處置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李偉看來,這些都是政府向老百姓釋放的一種“穩定”信號,都是反恐工作中的顯性“用兵”,其意義在順應形勢,構建更為完善合理的反恐體系,也讓老百姓看到中央反恐的決心,始終把民眾的生命和利益放在首位。
■ 反恐關鍵詞
【保核心】
北京警方把首都中心區防控放在首位,優化體制機制,建立健全情報、指揮、防控、處置四位一體的綜合防控網絡,確保絕對安全。將中心區劃分為若干網格,逐一落實責任措施。突出網格化,網格內各警種分工協作,形成地上地下一體化防控格局。
【守重點】
針對突發事件增多的情況,北京警方提出“1分鐘處置”理念,把原來多級指揮變成點對點、可視化垂直指揮,縮短指揮運作時間。重新規劃了武裝巡邏點位,把反恐、刑偵、排爆、清障、消防、救護、運兵等專業力量、車輛24小時前置,將周邊派出所帶槍車組統籌納入指揮體系。
【控街面】
北京警方于5月12日正式啟動了巡警武裝巡邏工作,組建了150輛專職武裝巡邏車,按照重點大街全覆蓋、單車巡段不超過3公里、接警到場時間不 超過3分鐘的標準進行部署,這些車組每車均配備防暴槍、左輪手槍,警力分組輪班開展24小時巡邏防控工作。此外,街頭警務站、巡邏點等,形成街面防控力 量,及時處置突發情況。
【抓外圍】
依托區域警務合作,建立完善三道防線查堵機制。在環京外圍進出京道路上設置卡點,為第一道防線;在環城帶地區進入市區的主要道路上設置卡點,為第二道防線;在城六區的主干道、聯絡線以及路口設置卡點,即第三道防線。三道防線各卡點形成互為銜接、相互策應的復式卡點。
【全覆蓋】
依托科技強警戰略,大力加強科技投入,以警務飛行空中巡邏和視頻監控全面覆蓋彌補一線警力的缺口,提高反恐防恐效能。在警務飛行方面,市局警航總隊5架警用直升機,對北京城區、郊區、周邊檢查站、早晚高峰勤務等共計18條航線進行日常空中警戒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