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京津冀醫療合作 燕郊看病年內有望花北京醫保

2014-08-25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燕郊常住的60萬人口中,近一半在北京工作,他們的就醫、保險問題一直處于尷尬境地,今年“北漂”一族有望在燕郊看病花北 京醫保。昨天(24日),記者從位于燕郊的燕達國際醫院了解到,該院將作為京津冀醫療先行的試點,有望年內實現京冀兩地互通醫保實時報銷。

    河北三河市燕郊鎮緊鄰北京,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燕達醫院已與北京朝陽醫院簽約,現作為朝陽醫院河北院區。朝陽醫院5月起正式派出涵蓋門診、綜合13個臨床科室的15名專家入駐燕達醫院進行定期出診,并且醫療管理團隊也已長期入駐。

    燕達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與北京醫保對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年內有望實現京冀兩地互通醫保實時報銷。朝陽醫院相關負責人每周來燕達醫院梳理北京醫保物價相關工作,以連通北京醫保,主要是將北京醫保政策、要求、目錄引入燕達醫院。

    關于異地醫保報銷,記者還了解到,目前享受北京醫保的市民要在外地看病,還需向當地醫保人社局提出申請遞交材料,并且是看完病后拿著單據回 京報銷。而京冀兩地醫保實時結算的問題解決后,燕達醫院作為試點,北京市民再到該醫院看病,就可拿著醫保卡實時報銷,享受北京同等報銷比例。

    日前,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雷海潮對燕達醫院進行了調研。雷海潮表示,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結合,在疏解北京核心區優質醫療資源,緩解北京 大醫院就診壓力方面做出了探索嘗試。燕達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醫院將成為具備三級甲等醫療衛生水平,以及立足燕郊、輻射京東的區域醫療中心,以改變 當地百姓“小病去診所,大病去北京”的就醫習慣。

    背景

    京津冀醫療合作動起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除了朝陽醫院將燕達醫院納入醫聯體外,許多北京大醫院也動了起來。

    去年,河北省兒童醫院與北京兒童醫院也已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成立“北京兒童醫院河北醫療國際部”和“北京兒童醫院河北兒研所”,實現“病人 不動、醫生移動”新模式。此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日前也與承德市婦幼保健院正式牽手,建立跨區域醫聯體。今后,承德市婦幼保健院的疑難、危重孕產婦,可通 過綠色通道直接轉入北醫三院就診,實現病人雙向轉診。

    難點

    各地繳費基數相差大

    對于醫保互通,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教授在此前接受《中國衛生產業》專業期刊采訪時表示,異地醫保互通最關鍵的是社會統籌資金的轉移,目前中國醫保制度是統賬結合的,繳費資金

    拆分成兩部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用于支付參保人門診醫療和藥品費用。一個地區的繳費基數高,參保人員享受的醫保也就高。“我國 各地作為繳費基數的工資水平相差懸殊,繳費比例和支付水平也各不相同,要讓醫保跨統籌區實現互通難度很大”。王緒瑾教授在采訪中表示,解決醫保卡“堵”的 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在于要提高醫保基金的統籌層級,統籌層次越高,醫保卡通達范圍就越廣。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