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新能源車產銷迎小爆發 結合實際出扶持政策

2014-10-18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隨著9月份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利好的實施,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近期迎來“小爆發”。分析人士指出,純電動、插電混合動力與燃料電池三 種技術路線都是發展方向,各地需結合實際對不同類型的新能源車進行補貼扶持,但是從大城市節能減排的要求看,純電動汽車“零排放”更具優勢。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在9月1日免征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利好實施后,北京新能源汽車銷量迅速增加。據北汽新能源公司人士介紹,9月份北汽“E150EV”車型銷售上牌明顯增加,工廠已經加大生產。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上牌的增加頗具代表性。根據工信部裝備司數據,今年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0113輛,同比增長近11倍。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表示,一個月突破萬輛這樣的數字顯示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巨大市場。

  今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繼出臺各自的新能源示范汽車產品目錄,并且拿出專有指標、免費上牌等優惠政策吸引消費者。從北京市情況看,純電動汽車成為消費者獲得補貼和優惠政策唯一的選擇,而在上海,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受到市場歡迎。

  對此,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各種技術路線都具有各自特點和優勢,但是從國內外的充電、使用模式看,純電動汽車在“零排放”上可能更具優勢。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能源交通中心主任、中美新能源車政策實驗室主任王云石表示,從美國加州的經驗看,小電池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充電率并不高,而從國內的情況看,受制于居住出行環境與充電條件的限制,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充電率需要更深入廣泛地調查研究。

  在“電動·未來”創新季電動汽車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表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某些城市可能借助牌照上的優惠政策受到消費者歡迎,但政策制定者仍應關注使用過程當中的充電概率。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認為,國內要根據各自城市的特點,選擇對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扶持。

  在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中央與地方補貼和優惠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延續和補充也受到極大關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認為,去年至今,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政策,這些政策不僅應該具有一定的延續性,還應該得到適當補充,比如對存量低排放標準汽車進行限制等,都可以置換出更大的新能源汽車規模。

  王云石認為,在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背景下,可以在借鑒美國加州零排放汽車法案的基礎上,由政府規定企業在北京汽車銷量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車為新能源汽車,對車企進行一定比例的“零排放”約束。

  付于武建議,在2020年中國推行機動車第四階段油耗標準的大背景下,車企應該加大節能環保意識,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銷規模進行布局,特別是對“零排放”的純電動車要提前規劃。

  吳志新說,如果國家能夠進一步長遠、系統地規劃,企業就能夠了解政策時間表,就會更積極、更有準備地投入研發和推動產業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