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京冀聯手6年建成50萬畝水源保護林 水質明顯提升

2015-03-0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與河北省合作,密云水庫、官廳水庫上游6年來建成50萬畝水源保護林。昔日荒山禿嶺被綠色覆蓋,兩庫流域水源涵養能力得到增強,泥沙入庫現象日益減少。

    北京兩大水庫——官廳和密云水庫的上游全部在河北省境內。其中,密云水庫約56.7%的水源來自河北承德地區。由于歷史上自然條件較差,土壤易受侵蝕,兩大水庫上游存在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直接影響了入庫水質。

    為保護“兩盆凈水”,本市從2009年起與河北省合作在密云水庫和官廳水庫上游重點集水區建設生態水源保護林。2009年至2011年完成 一期工程20萬畝,使上游地區森林覆蓋率提高3.2個百分點,達到33.4%,完成潮河、白河和永定河三條主河道及其干支流兩側的第一重山脊范圍的基礎綠 化。據估算,一期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新增涵養水量約400萬立方米,減少河道泥沙淤積約60萬噸。

    2012年起,京冀合作實施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二期工程,計劃在河北省境內的官廳水庫、潮河、白河、黑河、桑干河、清水河等“一庫五河”流域重點集水區,再造80萬畝生態林。

    “2014年完成了10萬畝。”市園林綠化局造林營林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合作項目涉及河北省張家口市的懷 來、赤城、涿鹿、崇禮、沽源和承德市的豐寧、灤平、興隆,共計2市8縣,栽植苗木850萬株。加上此前的造林成果,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合作項目6年來 已累計實施造林50萬畝,到2019年將實現100萬畝的建設目標。

    新造林之外,北京還與河北省聯手,對密云水庫上游15萬畝已有水源保護林進行了近自然經營。原有水源保護林因為栽植過密,陽光照不進來,養分爭奪嚴重,很多樹只剩下梢頭一抹綠。通過近自然經營,一些長勢衰微的樹木被間伐掉,留下優勢樹木進行重點保護。

    林地間伐不僅讓優勢樹木有了生長空間,還打通了森林里的“輸水線”。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林地雖然有涵養水源的功能,但如果過密, 就會阻止雨水下山。間伐后,雨水可以更順暢地匯流到水庫里。經過5年的努力,密云水庫上游15萬畝水源保護林已全部完成近自然經營;此外,密云水庫上游7 條流域、103.7公里長的溝道也進行了清理,水體質量明顯提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