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人員在介紹樓盤。
“這次來就想看看新房,自己住老房子時間太久了,換套新房也痛快痛快。”昨天上午9時,北京春季房展剛開幕,40多歲的市民黃先生就領了一摞樓書,順著每家展位一戶戶地看過去。
3月30日房貸新政發布后,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出現了井噴。4月上半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達到了6509套,這一簽約成交量是2015年來同期的最高值,環比3月上半月上漲了52.5%,同比2014年同期的3295套上漲幅度更是達到了98%。
黃先生就是加入二手房供應市場的其中一人,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對于改善型住宅的需求。
剛需豪宅偏兩頭
黃先生的想法很簡單,他在西二環內有一套老公房,按照現在的二手房價格,大約能賣到300萬元。再加上手中的80萬元現金,他想買一個500萬元到700萬元之間、面積稍大、距離城里不太遠的改善房。
不過,在這次春季房展會上,北京地區的房源并不占主流。記者在北京展覽館幾座大廳中轉了幾圈,發現本市共有9個開發商、攜有12個項目參加。而在這些項目中,還有5個項目的價格為“待定”。展廳現場的人雖然熱衷于向黃先生介紹項目優勢,但并沒有給出準確報價。
另外,位于昌平南邵的北京風景雖然距離城區不遠,但其均價為每平方米2.55萬元,最大面積120平方米,算下來總價還不如黃先生目前的二手房 貴,而且面積也不符合黃先生的要求。位于順義的魯能七號院,倒是帶來了從85平方米到260平方米的不同戶型,單價每平方米2.27萬元,比較大的戶型能 滿足黃先生的要求。
此外就是安定門外大街的盛德紫闕項目了。但其總價在420萬元到6000萬元不等的豪宅定位,沒辦法實現黃先生栽花種草養狗的愿望。
“看來新房能選擇的太少,我再轉轉吧。”黃先生說。
外地境外樓盤撿漏兒
數據顯示,在這次春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上,一共有約340個項目參展。而在500萬元到700萬元之間的項目,大多扎堆兒在外地和境外項目中。
“我們這里出門就能看到大海,還有管家式24小時服務,空氣清新,非常適合度假、養老……”養老地產和旅游地產,仍舊是一些景色優美城市拉攏北京購房人的主題。
而針對北京人購買境外項目的萬國地產,更是端出了一套和北京當地中介機構有一拼的中介網站。
“比如您輸入曼哈頓、學區房、公寓、價格區間……看,一共有307套房。產權、租金回報率、面積戶型和期房交付時間都寫在這兒了。您孩子上高中了,回頭萬一出國了呢?您去看他也有個地方住。”這位負責人一下抓住了黃先生的痛點。
黃先生開始和記者商量,如果自己還住在老房子里,確實沒法栽花種草;但外地和境外的項目價格浮動更大,除了按照他原本預算購房之外,不賣老房 子,買個200萬元到400萬元的房子也還不錯。“說起來,如果在境外給孩子置產了,或者自己在云南普洱買套房,以后養老用,也確實是個選擇。”黃先生琢 磨著。
改善型新盤或現缺口
從以往看來,春季房展一般都會伴隨著“金三銀四”和“紅五月”產生,但今年北京房地產開發商在房展會上的數量萎縮,卻反映出“金三銀四”未必會如預計那般春暖花開。
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從6日至12日的4月第二周,北京樓市僅有2個項目入市,分別為自住房項目建工·動力港和首開常青藤,2個項目累計供應394套。
而在成交量上,上周全市商品住宅累計成交1478套,環比前一周下降23%,成交面積達12.2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99%,成交均價為27861元/平方米,環比微漲3%。
“新政發布后,多數開發商選擇借助政策利好,加快項目去庫存化速度,暫緩項目市場新增供應,靜待時機推新。”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今年三 月,本市新盤僅有10個項目入市,而4月至今也僅有4個項目,與去年同期45個項目入市相比大幅減少,而供應減少的原因則在于當前樓市庫存仍位居高位。
數據顯示,當前北京商品住宅仍有83441套可售庫存,至此,北京樓市的庫存套數已連續10個月超過8萬套。
高姍說,高庫存的現狀令開發商不急于推出新的貨量,短期內新房市場將出現“空窗”,未來或出現新盤的供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