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費者爆料在京東上買到翻新iPhone手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方面,消費者堅稱自己買到了翻新機;但另一方面,京東及其第三方供應商也表示“貨源為正品行貨”。
連日來,一起電商平臺是否出售翻新機的事件一波三折,引發消費者追問:電商平臺、第三方供貨商、相關監管部門,到底誰該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事由:京東現翻新蘋果手機
日前,消費者吳女士在檢測手機后堅稱,自己在京東上買到的iPhone5C手機為翻新機,引起網上一片嘩然。
24日,京東發表微博稱,涉及的iPhone5C(聯通3G版32GB)產品的供應商是中國聯通全資子公司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為蘋果授權國代經銷商,供貨來源正規可靠。
25日,京東再次在其官方微博上發表文章稱,已成立專門的調查組展開調查,并貼出相關文件圖片來證明出現問題的手機均來自聯通華盛公司。
同日,聯通華盛也回應了翻新機事件,其官方微博表態稱,公司供應的所有iPhone手機均為采購自蘋果公司的正品行貨,從未涉及iPhone翻新機的銷售業務,并表示愿意配合做好調查工作。
京東及其第三方供應商對于翻新機事件的第一回應均堅稱“貨源為正品行貨”,在撇清關系的同時,也被消費者認為是“踢皮球”的戲碼。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表示,電商平臺首要的是對消費者負責,對于消費者的合理訴求不應回避、搪塞。
消費者:說好的正品呢?
“京東上也會買到翻新機?不是承諾自營保證‘正品行貨’嗎?”有網友如此質疑。在被曝出翻新機事件后,京東的官方微博遭到了網民們的留言“轟炸”。部分網友表示,“一直很信任京東,這次有些失望了”;還有不少網友聲討,“說好的正品呢?”。
目前事件的結果還未明朗,有業內人士認為,從供應商到消費者在整個銷售渠道的每個中間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不少消費者認為,不管翻新機來自哪里,京東作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終端,是把好產品質量關的“最后一道關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北京一 家外企工作的鐘女士表示,兩家公司的表態讓人“云里霧里看不懂”,“到底是誰做的翻新機?廠家維修部、京東維修部還是消費者的退貨?產業鏈的每個層級都需 要管控。”
網友“徐小樂LOVE”感嘆,“為什么維權就是這么難?”
湖南的肖先生認為,京東把正品行貨作為宣傳的賣點,消費者的期望和要求自然就會更高,且京東的價格比其他平臺高,溢價就應該為服務買單。“在哪兒都有買到翻新機的可能,關鍵是要本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處理,要保證退貨、賠償的渠道暢通。”
追問:消費者的權益該誰來保護?
記者采訪了解到,北京市工商局亦莊分局在接到12315投訴后,開展了調查工作,目前正對吳女士、京東等多方進行事實核查。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則表示,并未接到任何相關投訴,對事件暫不清楚。
調查結束后,涉事各方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呢?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表示,京東最初認為依據手機三包法,消費者已經過了退貨的 期限,這其實沒有依據。“消費者與京東之間是買賣合同關系,只有交付了全新的產品,京東才算履行了自身的合同義務,否則就應該承擔違約責任。”
邱寶昌也指出,如果京東售賣翻新手機是事實,就應該根據“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承擔責任。若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京東在向消費者承擔法律責任后,可以依據其與供貨商之間的合同,追究供貨商的法律責任。
對于電商銷售的產品是否經過廠商授權,法律專家表示,電商必須出具相關的授權證明,否則涉嫌欺詐。此外,如果電商或企業‘知假售假’,那么除承擔退一賠三的責任外,經舉報核實后,根據有關規定,工商部門還要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該起事件并非電商平臺糾紛的個案。有業內人士表示,基于網絡的跨地域性、隱蔽性,維權往往有隔空喊話之感。2014年電商輿情報告顯示,以北京地區為例,涉及網絡零售的投訴占全年受理的消費者投訴的約60%。
趙占領認為,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監管,要依法行使權利,加強執法力度。此外,企業自律也很重要。“定期抽查可以作為一種事前防范措施,但也不可能保證所有商品的品質都過關。”
京東“翻新機事件”遭同行調侃:別讓假貨再傷害你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京東大量出貨蘋果翻新機
京東翻新機事件謎團待解背后 產業鏈毒瘤已存在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