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20日發布警示信息,提醒群眾在接到可疑電話、短信、微信時,要注意選擇“不聯系、不相信、不匯款”。
北京市公安局負責人說,今年以來該市共發生各類電信詐騙案件2.7萬余起,其中被騙金額百萬以上的120起。鑒于此類案件高發,警方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幾種詐騙行為:
一是冒充老板詐騙財務人員。不法分子通過木馬病毒專門盜竊財務人員的QQ密碼,對財務人員的聊天記錄等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后登錄財務人員的 QQ,將真實的領導QQ號拉黑,把自己的QQ偽裝成領導并加為好友。次日,不法人員使用假冒的領導QQ向財務人員發出向指定賬戶轉賬的信息實施詐騙。
警方建議,財務人員最好不要使用微信、QQ等通訊工具進行工作交流,傳遞重要信息,遇有上級要求轉賬匯款,務必與本人核實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
二是機票退改簽詐騙。不法分子從各種非法渠道獲取事主購買機票信息后,假冒民航客服與事主聯系,要求事主進行轉賬操作方可將銀行卡與航空公 司綁定,完成改簽。為迷惑事主,不法人員會提出高于事主銀行卡內余額的轉賬金額,在事主相信自己賬戶余額不足轉賬肯定不成功時,嫌疑人會先向事主銀行卡內 匯入一定現金,將余額補足,待事主轉賬時才發現自己銀行賬戶內的資金被成功轉走。
三是冒充留學生騙家長。此類犯罪一般是團伙作案,嫌疑人先將自己的IP地址改成境外地址后,搜索國外的華人,謊稱自己是剛出國的留學生想結 交朋友,并將加入木馬鏈接的個人空間等發給對方。一旦對方查看,則需要通過輸入QQ號、密碼等才能登錄。盜取QQ后,嫌疑人通常先查看事主各種信息,并套 取事主的個人情況、視頻等,利用事主的QQ與國內家屬聯系,以各種名目索要錢財。
四是保險續費、積分兌獎、網銀升級等詐騙。警方介紹,近期此類詐騙案呈高發態勢,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各大銀行、移動運營商,以保險續 費、網銀升級、積分兌換等理由發送短信,要求事主登錄短信中的鏈接,輸入自己的銀行賬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通過盜刷的方式騙取事主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