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瓶子可以兌換5個積分、1公斤報紙可以兌換100個積分,攢夠3000個積分就能換30塊錢的手機充值卡。記者昨天從北京環 衛集團了解到,明年全市將有350個小區試點推行“垃圾智能分類模式”,無論是報紙、飲料瓶還是餐廚垃圾,只要打包后貼上二維碼標簽,投進再生資源回收柜 或是智慧廚余垃圾桶里,就能獲得積分,積分不但可以兌換購物卡、手機充值卡,甚至還能直接兌換現金。
在率先進行試點的芳城園小區內,記者見到了環衛集團新推出的智慧廚余垃圾桶和再生資源回收柜,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從再生資源回收柜內掏出報紙、硬 紙板等可回收垃圾,分門別類地放進路邊停放的三輪電動小型再生資源回收車內。北京環衛集團京環資源公司項目負責人李朝輝介紹,居民用微信客戶端掃一下機器 上的二維碼,添加公眾號并注冊賬戶后,就能領取一個垃圾智慧分類使用包,里面包括一本使用手冊、一張北京藍·生態卡和一沓二維碼。居民把生活垃圾分類打包 好,貼上二維碼,投入到回收柜即可,積分將同步打入居民賬戶中。比如,1個瓶子可以兌換5個積分、1公斤報紙可以兌換100個積分,居民用賬戶里的積分可 在微信公眾號里兌換生活用品、電話卡、購物卡,還可以在定期進入社區的工作人員處直接將積分兌換成現金。除了廢紙、瓶子、玻璃等常見的可回收物品,平時被 大家認為完全沒用的廚余垃圾,只要投入到“智慧廚余垃圾桶”,也可以獲得5個積分,相當于5分錢。
而對于舊家具、電子產品等“大件”可回收物品,市民也可以通過微信進行申請,由專門的回收員與市民聯系并上門收取。
李朝輝說,所有居民分類投放的垃圾,都會分類回收。比如智慧廚余垃圾桶內成袋的廚余垃圾,將被統一放入廚余垃圾回收車內,點對點運送到廚余垃圾 處理廠。廢紙等將運送到紙張加工廠進行再加工。不可再生資源則會被運送到垃圾填埋場或是垃圾焚燒廠進行衛生填埋或是焚燒。不同于街頭普通的廢品回收人員, 北京環衛集團的回收員基本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他們既是回收員,還是社區分類的推廣者和組織者,會在小區內現場指導居民對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
記者了解到,北京環衛集團已經與建工、城建、首開、住總、北辰、房地、國奧旗下的物業公司簽訂了協議。目前,北京環衛集團已經承接了豐臺區 156個小區和房山區93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并在西城區試點建設了32個規范化流動回收基地。明年北京環衛集團將在合作的物業小區和使館區推出350 個試點小區項目,覆蓋人口有望超過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