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內,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4所部屬高校領導因違紀事件被中紀委點名通報,一周之內四所大學的領導 被免職,高教領域接連發生腐敗案令輿論嘩然、愕然。高教領域掀起了新一輪的反腐風暴,與之呼應的,北京各個高校近期密集召開校內黨風廉政專題會。據記者近日不完全統計,進入12月,近20所北京高校密集召開了形式多樣的與黨風廉政相關的專題會,部分高校日前已啟動本?蒲薪涃M、財務等專項自糾自 查。曾被中紀委點名通報的高校,如北郵、對外經貿大學還布置全校黨員干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回頭看”活動。
19所在京高校密集召開“廉政專題會”
12月1日上午,中紀委網站發出通報稱,教育部黨組當日召開視頻會,對近期查處的3所部屬高校4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等典型案件進行通報。記者注意到,此后10余天時間內,在京各個高校網站紛紛掛出了近期召開黨風廉政專題學習會的新聞稿。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在內的19所高校以不同形式召開廉政建設專題會議。他們中既有近兩個月內被中紀委點名的 高校,也有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和北京市屬大學。會議主題既涉及“三嚴三實”“四風”的整改工作,也有“講規矩 守紀律”專題學習班、“領導干部紀律教育會”等不一而足。
各高校的參會人員安排各有側重,多數學校的參會者以校領導,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分黨委書記、中層干部會議為主。這當中以清華大學最為特別,該 校“三嚴三實”座談會上,離退休教職工、校友和在校學生以“黨風校風監督員”身份列席。據相關老師透露,監督員們還就把握好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和保障教職工 正常福利的界限、辦公用房整改、一些老舊住宅樓基礎設施改造等問題給學校提出建議。
部分學校召開連續性的“小班”式學習,如北師大、北科大、中傳、北航等學校。據北師大官網消息,該校在教育部召開視頻通報會的當天,該校資產經 營公司就組織專題教育學習研討會。陳光巨副校長表示,當前資產經營公司在抓好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同時,要“嚴”字當頭,克服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認真自 查。兩天之后,北師大再次召開分黨委書記會,70余人參會,校黨委書記劉川生在會上提到,學校近期下發了公務接待、公車清理、辦公用房等文件,要求嚴格落 實辦公用房、“三公”、兼職取酬等相關規定。
被紀委點名的大學緊急開展“回頭看”檢查
記者注意到,與其他高校的開會頻率相比,近期被中紀委點名通報的四所大學開會更密集。如對外經貿大學,除了在1日當天的視頻通報會以外, 分別在12月3日、4日召開黨員大會、黨外代表人士重要信息通報會。被點名通報當天,該校黨委立即要求各領導干部即日起就開展“八項規定”的“回頭看”工 作:自查2013年以來在執行八項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為此還會成立自查自糾工作領導小組,不允許學校內有“特殊公民”、“特殊領域”和“特殊身 份”。
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施建軍在會上表示,“此次教育部通報的3所高校4起典型案件,教訓極其深刻。”黨委要在八個方面開展自查自糾,如違規持有因私 護照問題;個人事項報告不規范不到位問題;違規兼職取酬問題等。與此相類似的,因三校領導套取科研經費私設“小金庫”被通報的北京郵電大學,在12月7日 開會時,同樣要求全校各部門深入開展一次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回頭看”活動。
近半高校啟動財務自查活動 經費卡得更緊
“到年關了,我明顯感覺各個學校的主題年會或新年聯歡會等活動少了很多,學校的財務對類似活動經費管理卡得嚴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師昨天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高校財務和科研經費約束日益收緊的現狀,也能從近期各大高校的廉政“吹風”的議題看出些端倪。
記者統計,19所高校中近半院校在近期的廉政專題會上部署或已啟動財務和科研經費自糾自查,除被通報的4所高校外,如北科大、北化工、北 語、北外、華北電力均在會上提到財務和經費自查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校長在12月7日的全校黨員干部大會上透露,“教育部對典型案例通報后,我們及時進行 了對照檢查,已經開展了4次自查自糾工作,發現典型案例所反映的問題,在我們學校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北化工則在近期召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自查自糾工作布置會”,提出將重點對近年來新立項及正在執行的所有科研項目開展全方位的自查自糾,可能會邀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來重點審計。
內存
廉政會情況將通過“機要件”寄給教育部紀檢組
本月初,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報送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的通知》,該通知要求部屬各高等學校黨委報送一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以“對本校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基本情況、主要做法、經驗特點進行總結”,同時還附上了一張廉政工作的“統計表”,規定時間內各校需通過機 要途徑寄給駐教育部紀檢組。
該表格包括9大項目內容,既需統計出“召開常委會、全委會次數”,特別是“研究黨風廉政建設議題的次數”,還要統計出校黨委和紀委相關班子成員 落實“兩個責任”的情況。如黨委集體廉政談話人數、紀委書記個別談話和約談人數,選人用人提拔前征求紀委后暫緩提拔的人數。此外,紀檢部門處理信訪件數和 違反“八項規定”處理人數均在統計之列。通知還要求,“報告材料要實事求是,以事實支撐觀點,用數據說話(盡可能與上年數據相比,反映動態變化)”,不搞 “穿靴戴帽”。
專家對話
高校應在七個領域
狠抓“反腐”落實
高校年末密集召開廉政會,究竟透露出什么樣的反腐信號?北青報記者就此電話采訪了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
北青報:我們注意到高校年末密集召開廉政會,您認為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莊德水:首先,年末開此類會本是一個規定動作。而今年是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因此會給人會議格外密集的感覺。中央巡視組進駐教育部,部分高校也 正接受巡視,近兩個月來中紀委對4所高校領導違紀事件點名通報。如此氛圍下,各校也會采取一些應急的措施。此外,中央新頒布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 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各校各地也在近期集中開會學習。
北青報:相比往年,今年很多高校開會提出了“要自糾自查”,對此您怎么看?
莊德水:最近高校被點名通報,讓很多學校會意識到反腐已進入新階段。“動真格”的高校反腐已經來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倒逼各校抓緊整改。他們不再是旁觀者和等待者,而是應該自覺地自糾自查,減少腐敗的風險。
北青報:從“自查自糾”的項目看,近半高校涉及科研經費和高校財務。
莊德水:對。高校腐敗問題相對集中的領域有7大方面,包括基建項目和物資采購、招生錄取、財務管理、科研經費、校辦企業、學術誠信等。 這七個領域,教育行業特征最為鮮明,資源最為集中,它們是高校反腐狠抓落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