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年底,屢打不絕的電信詐騙再度瘋狂。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中大獎”“手續費”等傳統詐騙招數依舊猖獗,讓不少老年人的血汗錢化為烏有;另一方面,騙子們的詐騙手法也不斷花樣翻新,與“微信”“二胎”等相關的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
態勢瘋狂:一人竟被多個團伙騙了4次
近日,昆明市公安局剛剛公布了一起“奇葩”詐騙案:80多歲的老人被騙4次后才報警、正規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竟倒賣客戶信息、騙子的手機號被泄露后常接到詐騙電話。
在這起案件中,昆明市民王大爺先是接到上海一家“收藏拍賣公司”的電話,稱要以100多萬元收購其收藏的工藝品,但需要支付手續費。不久老人收到了一份快遞來的小禮品,就以貨到付款的方式支付了7萬元“手續費”,但后來對方電話就再也打不通了。
此后的3個月老人又3次被同樣手段詐騙,先后4次共被騙走了42萬元。
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刑偵大隊警察楊碧波介紹,警方偵破案件后抓獲了盤踞在上海的王亮亮(化名)犯罪團伙。但偵查后發現,王大爺被騙了4次,只 有1次是王亮亮團伙所為。“我們又對多名受害者進行了調查,沒有哪個受害者是只被一個團伙詐騙的。”他認為,這足以說明電信詐騙之瘋狂、后果之嚴重。
來自昆明市公安局的統計數據表明,最近三年電信網絡違法犯罪案件年立案數均不低于3000件,犯罪活動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均超過億元,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另據了解,昆明市2015年因電信詐騙造成的損失近2億。
電信詐騙犯罪的瘋狂態勢已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5年10月30日公安部聯合22個成員單位共同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2個月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670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825名,打掉團伙927個。
內賊作祟:物流公司內部人員倒賣公民信息
電信詐騙與公民信息泄露密切相關已為公眾熟知,但是,公民信息泄露的隨意和嚴重程度仍足以令人吃驚。
昆明市公安局破獲的這起詐騙案中隱藏著明顯的利益鏈,其頂端就是公民信息的售賣者韓某。作為上海一家宅急送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利用職務之便,從 宅急送客戶資料里選擇有電視購物習慣或喜歡購買收藏品的人,并把名單提供給王亮亮團伙。“韓某也是整個詐騙團伙的組織者,從團伙詐騙的錢中分成75%。” 辦案警官說。
除了使用這些信息,王亮亮團伙還從網絡上以1元1條的價格購買公民信息,同時又把韓某提供的公民信息再轉手倒賣給另外一個詐騙團伙。
可笑的是,為了反偵查,王亮亮團伙在快遞單收件人一欄填的都是自己成員的電話,“結果,這些成員之后就經常接到其他詐騙公司的電話。”
辦案警官說:“說明他們作為快遞單上的收件人,自己的信息也被物流公司拿去賣給了其他詐騙團伙。”
此外,云南省發生的多起“生二胎補貼”詐騙中,接到詐騙電話的人都確實剛剛生育了二孩,說明他們的信息也被泄露了。
“電信詐騙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犯罪,牽涉到方方面面。”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孫文杰分析,這就是公安部打擊電信詐騙的專項行動要聯合22個成 員單位的原因。比如,詐騙團伙往往有多個非實名金融賬戶,這牽涉到銀行的職能;詐騙團伙撥打電話要用到網絡電話、“移動座機”、非實名電話卡等,這牽涉到 電信企業;詐騙對象的選擇則依賴于公民信息,這涉及掌握了大量公民信息的物流公司、商場、電信運營商等。
防不勝防:新詐騙招數緊隨社會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嫌洗錢”“醫保、社保異常”“解除分期付款”等常見手法外,電信詐騙團伙正緊跟新政策和社會熱點,不斷“推陳出新”,一些新型詐騙手段不斷出現。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微信,至少出現了以下幾種與微信有關的詐騙方式:
一是偽裝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騙取感情和信任后,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二是代購詐騙。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規微商,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等拿到貨款后就“人間蒸發”。
三是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等內容以“愛心傳遞”的方式發布在朋友圈,不少善良網民都會轉發,其實里面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通訊詐騙。
四是點贊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贊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后,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
五是利用公眾賬號詐騙。犯罪分子盜取商家公眾賬號后,發布“誠招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傭金”等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為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購物刷信譽,后發現上當受騙。
又如,隨著“二孩”新政的實施,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最近就破獲了一起以“生二孩領取國家補貼”為由的詐騙案。騙子稱剛生完二胎的家庭可以領計生 補貼但要到自動柜員機上進行驗證,受害人按照提示“驗證”后即被騙數千元。此外,還出現了二維碼等詐騙方式,受害人一旦掃描了二維碼,手機就會被植入木馬 病毒。
云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高巍認為,由于電信詐騙涉及多個方面,對其打擊也是一個社會綜合治理的過程。重要的不僅是對倒賣公民信息的部門、企業、個人 應嚴格追究刑事、行政或民事責任,而且應強化服務商對服務內容或信息的審查義務,對于通訊服務商存在監管過失或瀆職的,應當嚴格追究法律責任。同時,政法 機關應勇于擔責,注重電信詐騙的預防和懲治并舉,特別是重視預防性機制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