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是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隨著兒女陸續返程,不少空巢老人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全國老齡委預測,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
近年來,空巢老人春節前后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有些空巢老人因為過節無人陪伴而感到冷清、孤獨、苦悶,有些人因為春節期間子女的來也 匆匆去也匆匆患上了先焦慮、后抑郁的“分離綜合征”,還有一些人因為精神空虛等心理問題在春節期間或春節過后發生種種意外,甚至輕生,讓人心里很不是滋 味。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號準空巢老人精神空虛的脈,對癥下藥,積極應對。
關愛空巢老人的功夫不能只用在“年”內,在平時也應讓他們感受到溫情,用源源不斷的社會合力關愛、照顧、陪伴他們,填補他們的精神空虛,使他們 的生活不空、幸福不空、心理不空。當然,空巢老人的子女及其他晚輩、親友等應該盡到第一責任,因為家人的精神慰藉最重要,最有分量,也是空巢老人最需要 的。還是那句老話,子女在平時應該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打個電話,減少父母獨處的時間。如果父母失去了另一半,則應該支持他們再尋找伴侶;如 果父母年歲較大,自理能力較差,則應該盡量克服困難,讓父母與自己同。蝗绻粘怖先送,把他們送到養老機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養老投入,完善社會養老體系,提升養老服務的供應量和質量。對于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政府應該多購買一些養老服務,多組織一些 志愿服務、義工服務活動,讓那些沒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老人得到更多的幫助、照顧和關懷。街道、社區、村居等基層組織則應該把協助照顧空巢老人 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摸排調查清楚本區域內空巢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來源、子女陪伴等基本情況,據此調劑分配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同時,積極開展與空巢老 人結對子、為空巢老人找朋友、讓空巢老人有“近鄰”等活動,引導安排空巢老人參加一些集體文體活動、聯誼活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照顧空巢老人,幫空巢老人排遣空虛和寂寞,讓空巢老人過得更充實、活得更有質量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空巢老人就能夠得到更多的滿足、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