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高工劉樹坤建議:草坪降半米 城區不“看海”

2016-07-22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又到主汛期。

    南方在抗洪。北京降雨持續40多小時,暴雨預警由藍色升至橙色。

    悶熱漸消,但忐忑漸生,逐漸成長為鋼鐵巨人的城市,如何避免一次次“看海”……

    城市防內水不僅靠“排”更強調“蓄”

    北京晚報:近兩年,我們一直在倡導建設海綿城市,但一下雨就讓人心驚肉跳地怕內澇,在您看來,這種情況還得多長時間能得到改善?

    劉樹坤:城市內澇,是大城市發展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因為隨著城市化發展,地面硬化,水滲不下去,只能在地面流動,就會出現內澇。對北京、天 津、上海等大城市,我們一直有監測,20年來,這幾個城市的地面沉降平均達到1米多,北京的地面沉降已經超過了3米,地面下降,海平面又上升,城市的排水 自然就更加困難。

    日本的大城市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城市內澇,也是各種“看海”,用了30多年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歐美的一些大城市,也都遭遇過城市內澇的難題,也都是經年才能根治。

    而我們的技術人員、領導在提到建設海綿城市問題上,都過于樂觀。我想提醒的是,這真的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事情,必須有一個時間過程,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一個正確的整體思路,像一些地方做的只花力氣在地表做工程,遇到暴雨時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錢也都白花了。

    國外有過測算,一個城市要想做好雨水調蓄,在這上面投入的費用基本要占到城市建設投資的20%。這是相當大的一筆投入。而且,需要城市規 劃、社區建設、建筑設計等各方面的人都要有雨水調蓄的理念,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或鼓勵,或限制,還要有監督和懲罰措施,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北京晚報:您的意思是,要解決城市內澇不能主要依靠排水系統?

    劉樹坤:城市防洪,主要就是防外水和內水。像武漢,防洪就是要筑好堤防,防洪標準是能抗住百年一遇的洪水。而多數城市還是要防內水,主要就 是雨水。以前,防內水的思路就是靠排水。原來的排水管網標準比較低,也就是防一年一遇的降雨,后來我們修訂了標準,管網的排水能力提高了,要能順利排掉三 五年一遇的強降水。

    但是這幾年,大家也認識到,防內水只靠排水這個思路是不科學的。

    所謂排水,也是需要通過管網把水匯集到泵站附近才能排出,但城市硬化了之后,如果短時間內降雨量大,那這些大量的水在地面流動過程中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城市內澇就是這么造成的。所以,現在更強調“蓄”,我們提到解決城市內澇的時候,也是要強調做好雨水調蓄。

    國外一些高樓最下面兩層都做成蓄水池

    北京晚報:那么,做好蓄水,是否就是您前幾天提到的進行土地開發的時候,必須要建設相應的水體排放空間。您還舉例說開發1公頃的土地,需要建設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但是,有很多人評論說:這是純理論,不具備可操作性。

    劉樹坤:土地開發要做到低影響開發,必須要建設相應的水體排放空間,這已經是國際慣例,很多國家都有強制規定。因為你的土地開發,改變了這個地區原有的水文狀態,那你就要承擔責任。如果不做補償,就會產生水體排放問題,武漢這次的遭遇,就說明了這一點。

    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是有強制要求的。2012年8月底,北京市規委就發布了《新建建設工程雨水控制與利用技術要點(暫行)》。其中明確規定 “新建建設工程硬化面積達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項目,應配建雨水調蓄設施,具體配建標準為:每萬平方米硬化面積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調蓄 設施”。

    這個強制性規定在2014年2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北京《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范》中也被再次強調,其中的規定更加詳盡,不僅要求配建雨水調蓄設施,還要求凡是涉及綠地率指標要求的建設工程,綠地中至少有50%必須是滯留雨水的下凹式綠地。

    這個規定也通過好幾年了。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去監督土地開發商執行這個規定,但確實沒看見過違反這個規定被處罰的案例。所以,即使是有要求,應該由誰來監督是更需要明確的問題。

    其實,配建雨水調蓄設施并不是太難,主要是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考慮。國外有些高樓,在開挖的時候,就會挖得深一些,最下面的兩層都做成 蓄水池,其上才做成車庫等設施。包括高樓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樓頂雨水收集問題,把雨水管直接接入蓄水池中,或者接到滲水井里,也能積蓄不少的雨水。我 們的奧運場館也都有雨水存儲再利用的設計。這些在技術上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在設計時能否考慮到這個問題,并做好處理。

    所以,我們還是要強調,防止城市內澇,必須要重視理念問題。我們如果不能做好提前規范和事后的監督,開發商為了省錢,就會忽略這些問題,而事后再做補救就很困難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