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讀高中之前,新高一生們還要經歷重要的“軍訓”一課。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學校在軍訓中新增了應急救護培訓內容。
“胳膊肘別打彎。”“腰部發力,使用全身力量。”“01、02、03……大聲數出來。”……記者近日前往北京市二中探訪了正在進行急救培訓的新 高一學生。“雙臂一定要伸直,按壓深度至少為5厘米,不超過6厘米,按壓速度至少為100次/分鐘”,聽完統一的大課講座之后,同學們分班回到教室開始進 行實戰演習考核,紅十字會的志愿老師一遍遍強調著心肺復蘇的動作要領。據介紹,考核合格后,學生們將領到“急救員”證書,有效期為兩年。記者了解到,海淀 區多所學校如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溫泉二中等高一新生也于近日進行了紅十字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據了解,今年6月,北京市教委下發通知,擬于今年起在新生軍訓期間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其面向的對象是高等學校、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 校一年級新生。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大綱》規定,急救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救護新概念、現場心肺復蘇、氣道梗塞急救法;二是創傷救護中涉 及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四項技術;三是常見急癥如休克、暈厥、猝死、腦血管意外等的現場處理;四是意外傷害如觸電、溺水、燒燙傷、中毒等的現 場急救知識和技能;五是突發事件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火災、交通意外、有毒氣體泄漏等事故災難的逃生避險知識、自救互救技能。
通知指出,急救培訓采取理論授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形式,培訓考核合格后頒發培訓證書;如學生有更高需求可以自愿報名參加第二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