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苑路北延施工提前八小時頂進到位

2016-10-0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苑路北延施工現場

提前八小時,頂進到位!

        隨著箱涵于3日深夜順利頂進到位,施工人員從昨日凌晨開始進行地鐵鋪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6時,天蒙蒙亮。北苑路北延穿越13號線箱涵工程施工現場靜悄悄的,這幾天一直隆隆轟鳴的挖土車、吊車“歇息”了。

        按原計劃,10月4日早上7時30分,箱涵頂進到位,實際上,3日夜 間就已完成頂進。“提前8小時!”負責操作千斤頂的楊立平眉開眼笑。雖然只瞇了三四個小時,昨天一大早他還是跑到工地上,轉了一圈,放心了,“別看箱涵總 長度50多米,就位偏差值在幾毫米以內!”

        未來幾天的作業面將從“箱子底兒”轉移到“箱子頂兒”,例如在地鐵護坡上鋪裝走行軌、恢復通信和信號光纜等等。

        天空飄起細雨,十來位穿著橙色工裝的工人快速走上距地面2.5米的護坡頂,他們沒穿雨衣,手里拿著鏟子等工具,“一般都不穿雨衣,省得干起活兒來礙手。”一位工人說。

        記者手腳并用地跟著爬上去,土踩上去有些松軟,一不留神腳底下就打滑。幾根蜿蜒在地面上的黑色膠皮管子很顯眼。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項目負責人胡永江說:“這是灌漿管,我們要灌上混凝土,把箱涵跟周圍的土地粘起來。”

        工人們正在將大小不一的石塊填到箱涵邊的縫兒里。“夜里就位的時候,縫最寬的地方有1米,要先用石塊填上,再用水泥漿灌縫兒。”胡永江說。

        坡下,冒起白煙,三四位工人正在往一只大桶里倒水泥,調水泥漿,之后再用高壓將水泥漿抽到護坡上。

        箱涵提前就位后,工人已經順著邊縫兒打了大約200根灌漿管,直徑都是40厘米,最長的足有8米,幾乎直接插到了箱涵底部。

        “當初制作箱涵的時候還預埋了一些斜著的灌漿管,都在箱頂預留了管 口,大約24小時后,第二次灌漿就從這里注入。”胡永江透露,“因為箱涵提前就位,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原本的兩次灌漿改為三次。這樣能保證箱涵與周邊粘結 得更穩定,將來它‘肩’上的13號線軌道地基就會更結實。”

        北京地鐵技術部部長張文強一大早也來到工地,他說:“箱涵是混凝土的,跟土地的材質有差別,為了避免接縫處的軌道發生故障,特別設計了搭板過渡一下。按計劃,到5日傍晚,軌道就能鋪好了。”

        箱涵就位算是工程的重要節點,工地上的記者突然變多了。胡永江善意地提醒:“可以拍一拍最東邊的洞子,回頭就看不到了。”

        箱涵一共有5個洞,其中雙向主路輔路分別占了4個,目前還剩下最東側的一個,工作人員會用土體、墻壁將其完全掩蓋住。

        這第五“洞”是專門為此處“凹地”預留的排水通道,學名叫雨水方溝。 “北苑路北延將從此處下穿地鐵13號線和京包鐵路,橋下自然下凹,像是路面上一個大拉槽。遇到降雨,這里會自然形成積水多發區,因此排水設計格外重要。” 一位路政部門負責人坦言:“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后,橋梁設計更關注排水。這些設施也會在建設之初就規劃出來,避免未來反復在路上開口子。”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