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48個低溫改造小區今起調試設備

2016-11-04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3日,記者從北京市城管委獲悉,本市2016—2017年采暖季供熱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據氣象會商結果,11月12日前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于5℃的可能性較小,因此12日前提前供暖可能性較小。12日以后可能會有冷空氣活動,本市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情況。

        從今天開始,包括宣武門東大街、民康胡同30號院、紅廟北里小區等在內的48個低溫改造小區將陸續開始設備調試,檢驗改造效果,屆時涉及的小區居民家中的供熱管線和散熱器將有一定溫度。如無特殊情況,全市大范圍的試供熱將從7日陸續開始。

        供熱面積增3000萬㎡

        據市城管委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2016—2017年采暖季供熱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今年新增供熱面積約3000萬平方米,全市總供熱面積達到8.1億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熱面積達到6億平方米。

        隨著煤改氣工作的深入推進,全市清潔能源供熱比例提高到88%,中心城區已基本實現供熱鍋爐無煤化。與此同時,天然氣的需求大幅上漲,在2016-2017年采暖季,全市天然氣用氣總量預計為118億平方米,比上一采暖季增加約8億立方米。

        此外,今冬全市的熱計量收費面積將達到1.7億平方米,其中居民熱計量收費面積為1.1億平方米。按照市政府《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的要求,各區都應當公布轄區居民熱計量收費項目,居民可通過轄區政府網站查詢所住小區是否列入熱計量收費范圍。同時,供熱和城管執法部門將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督促供熱單位認真履行計量收費主體責任。

        全市熱企已做好準備

        昨天上午,市氣象局、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進行了今冬供暖第二次氣象會商。按照《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規定,提前供暖需要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于5℃。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氣象會商結果,11月12日前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于5℃的可能性較小,但12日以后可能會有冷空氣活動,城管委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情況。

        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全市1300多家供熱單位已經完成供暖前的最后準備,具備供暖條件。按照規定,今后如無異常氣象條件出現,本月15日北京將正式開始供暖。此前,市城管委、市氣象局等部門已于10月28日進行了第一次供暖會商,但當時的氣候狀況并未達到提前供暖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近10年來,北京市曾有過兩次提前供暖。當年,北京均遭遇極端天氣。第一次是在2009年11月1日,北京市普降中到大雪,夜間被六七級大風侵襲,氣溫跌至-4℃。當時,北京尚未實行“看天供暖”機制。原北京市市政市容委11月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具備條件的企業提前供暖。這也催生了2010年4月實施的《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

        第二次提前供暖則在實行“看天供暖”后的2012年。當時,第一輪供暖氣象會商后,相關部門預測北京未來仍持續低溫,隨即決定11月3日北京啟動提前供暖,成為新機制后的首次提前供暖。

        已改造48個低溫小區

        此外,記者從市熱力集團獲悉,自今天開始,本市包括宣武門東大街、民康胡同30號院、紅廟北里小區等在內的48個低溫改造小區將陸續開始設備調試,檢驗改造效果,屆時涉及的小區居民家中的供熱管線和散熱器將有一定溫度。

        市熱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提前調試升溫主要是考慮到管網運行安全及設備調試等因素,也為了盡早查找容易跑冒滴漏的老舊管網的問題而進行管線測試。今年4月份開始,市熱力集團實施低溫小區改造項目48項,涉及宣武門東大街、民康胡同30號院、紅廟北里小區、延靜西里小區、八寶莊小區、定慧東里等地區的低溫老舊小區,解決了5.9萬戶居民冬季室溫偏低的問題。“目前改造完成的低溫小區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部分居民家中的暖氣已經開始有熱乎氣兒了。”

        據了解,提前調試的小區絕大部分是城區的老舊小區。“管線、設備年代都比較老,容易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我們想提前一點查找問題,為正式供暖做準備。”該負責人表示,這個采暖季,市政管網的供熱面積已經突破2.55億平方米,比上一個采暖季增加了一成左右,更大的系統運行意味著管網惰性增強,“整個系統運轉起來既需要消耗巨大能源,還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

        供熱不滿意打12345

        為方便市民進行報修及投訴,本市建立了市、區、供熱單位三級服務電話。若市民家中出現暖氣不熱、跑水漏水等情況,可直接撥打小區供熱單位服務電話報修快速解決。若市民對供熱單位的報修服務不滿意,可撥打12345熱線投訴,居民電話投訴情況將作為供熱單位評價考核的依據。

        從今年采暖季開始,原市供熱服務熱線12319正式并入市政府便民電話(市非緊急救助服務熱線)12345。同時,市熱力集團的熱線96069目前已經進入24小時服務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市民認為集中供暖都屬于市熱力集團,但實際上市熱力集團負責的居民供熱面積只占三成多。對此,市供熱辦提醒廣大市民,北京的供熱企業有很多家,如果家里的供暖出現了問題需要維修,要先查清自己所住小區的供熱單位或企業。“最簡單的鑒別辦法就是熱費交給誰,就找誰報修。”

        目前,市供熱辦已下發通知,要求供熱單位必須在各小區、區市政部門網站公布熱線電話,確保居民能夠快速報修。依據規定,在接到投訴后,供熱單位1小時內應予以回復,并在6小時內入戶測溫、調節和檢修;24小時內須使居民室溫達標。如24小時仍未修好,自報修之日起至室溫達標期間的熱費,將按比例退費。

        熱企差評高或降補貼

        為解決供暖初期供暖熱線電話投訴率高的問題,市城管委啟動了約談機制。在上一個采暖季,全市共有200余家供暖企業被約談,其中8家用戶投訴較多的企業被媒體曝光。市城管委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繼續實行約談機制。近期各區市政市容委共約談了80家去年居民投訴率集中的供熱單位,要求他們在點火試運行期間加強調試,確保正式供暖第一天室溫達標。經督促今冬無改善的供熱單位,將在媒體上曝光,并責令其整改。

        記者還了解到,去年由供熱部門組織構建的供熱考核評價體系已經開始試運行,將對全市所有供熱單位進行量化考核,大概分為安全、服務、節能三個部分,分別進行打分。其中對服務的打分主要參考用戶的投訴、評價等。

        同時,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供暖財政補貼政策,差評率居高不下的供暖企業的供暖補貼會適當減少。“供暖補貼是按實際供暖面積進行發放,我們會根據企業的供暖面積和投訴率進行公式計算,然后進行減少。”該負責人透露,有可能從明年3月份清算開始進行試點工作,下一個采暖季正式實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