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留守、重病、違法和監護困境等 朝、豐、石三區數量最多
日前,市民政局公布本市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摸排結果。截至7月,累計摸排出困境未成年人10618人,其中城鄉留守兒童433人。為保障困境兒童免遭權益侵害,未來本市將建立起覆蓋城鄉四級的救助保護網絡,并開展“一人一檔”檔案建立工作。
記者了解到,困境未成年人包括留守兒童、生理困境兒童(包括重病、重殘、罕見病、艾滋病等)、行為困境兒童(涉訴、涉罪輕微違法犯罪,如偷盜、強奸、猥褻、吸毒、故意傷害等)、監護困境兒童(包括監護不當、監護缺失和監護不足)。在市民政局公布的摸排結果中,本市16區困境未成年人的數量差距較大。其中,東城區最少,僅有43人;昌平區次之,共54人。而朝陽區的數量最多,達到1613人;其次是豐臺區,有1430人;石景山區為1219人,以上三個區的困境未成年人數量均過千。
記者了解到,相關機構在摸排的過程中,對每一位困境未成年人都進行了詳細登記,給每個摸排對象都建立了一份《區留守兒童(困境未成年人)調查評估報告》。該報告除了登記個人基本信息外,對困境未成年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情況,以及困境未成年人的身體傷害與衛生健康、心理狀況、行為表現等項目進行客觀記錄,并評定風險等級。此外,這份報告還囊括以上兒童的家庭情況、救助情況、照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內容。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建立覆蓋市、區、鄉鎮、村委會4個層級的救助保護網絡。對于以上10618名留守兒童和困境未成年人,市民政局開展了留守兒童關愛幫扶項目,以區為單位,由14個社工事務所對接,落實到每個社工事務所的責任人。以西城區為例,西城區974名困境未成年人由北京和風社工事務所對口幫扶。據該社工事務所負責人張瀟介紹,從今年9月份開始,機構就已開始了入戶調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入戶建檔430余人,提前完成了市民政局設定的年底之前完成200戶入戶建檔要求。
張瀟告訴記者,北京和風社工事務所在評估報告的基礎上進行了指標細化,建立了靈活的評分機制,將困境未成年人的困境程度由高到低分為紅色、粉色、黃色、綠色4個級別,其中紅色檔為亟須解決的對象,將第一時間開展幫扶工作。根據每個困境未成年人的家庭特點,派出一名專業社工與之對接。
記者了解到,對于遭受家庭暴力、虐待、侵害、遺棄的重點兒童個案,相關部門將建立多部門會商機制,有效協調處置留守兒童個案。對于監護人無撫養能力、家庭經濟困難的留守兒童,將納入保障范圍,新增加的留守兒童,本市將做好每三個月信息采集更新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