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患者到市屬大醫院看病,可在醫生工作站和自助機端支付醫療費用,不必再受排長隊之苦。這是記者從昨天(24日)召開的市醫院管理局工作會上獲悉的。
自助機繳費功能年內開通
2016年,本市實施“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目前22家市屬醫院全部實現多渠道預約掛號模式,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累計443萬人次通過手機或自助機成功掛號,全年市屬醫院總體預約掛號率已達79.1%,明顯高于全市三級醫院平均水平。
自助機雖被視為醫院窗口“緩堵”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緩堵效果”有 限,尤其是繳費窗口經常排起長隊。這主要是因為自助機的“繳費”功能并未開通。市醫院管理局局長于魯明表示,今年,市屬醫院將依托“北京通·京醫通”預約 掛號平臺,進一步優化門診服務全流程;同時加快“互聯網+醫療”探索步伐,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拓展醫生工作站和自助機端在診后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打印和信 息推送等方面的應用,研發推出“京醫通”APP應用,進一步擴展便民服務內容,緩解患者繳費排隊時間長的問題,方便群眾就醫。
此外,為培育更多便民惠民服務品牌,今年市醫院管理局將研究制定便民服務獎勵辦法,便民服務開展好、患者感受好、服務流程優化好的醫院將受到獎勵。
超三成患者到大醫院只為開藥
市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到22家市屬醫院就診的疑難雜癥患者有所增加,常見病、多發病患者有所減少。有35%的患者到大醫院單純為開藥,這導致優質醫療資源浪費,加劇大醫院“掛號難”。
于魯明表示,分級診療將成為國家和北京深化醫改首要任務。北京將出臺 分級診療“組合拳”,引導常見病、慢性病到社區首診。未來本市醫聯體內用藥政策聯通、總額預付打通、患者轉診暢通將成為必然趨勢。醫聯體要在人員、技術、 管理、醫保支付等方面積極探索有效途徑,暢通、做實雙向轉診。
今年市屬醫院將拓寬遠程醫療服務覆蓋范圍,覆蓋本市醫聯體成員醫院、京外地市級二三級醫院以及其他市屬醫院,優先覆蓋京冀醫療協同和京蒙對口支援合作地區;配合屬地衛生計生委建立與醫聯體成員單位,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互聯互通機制。
于魯明透露,今年,市醫院管理局將把分級診療實施情況及取得成效納入績效考核范圍。
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年內開工
于魯明透露,作為市屬醫院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項目之一,安貞醫院通州院區目前選址已確定,年內開工建設。該院區將與安貞醫院本部及安貞醫院國際醫院一起,落實“一院三址”的學科建設與科室發展規劃,在一定程度上疏解病患。
目前,本市正通過“加減乘除”的方法努力推動醫療資源功能調整和重新 布局。例如實施天壇醫院遷建工程,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建設等,做好疏解“減法”;在郊區和新城開展友誼、中醫等市屬醫院托管郊區醫療機構,探索“區辦市管” 合作模式,做好醫療資源均衡供給“加法”;發揮市屬優質醫療資源乘數效應,組織21家醫院與津冀47家醫院建立55個醫療合作項目,推進與津冀蒙等地醫療 機構開展合作;對核心區保留醫院通過抗震加固和醫院環境改造,增加科研、教學用房等方式做好瘦身提升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