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飛絮時。最近,大街小巷里又飄起了“毛毛”,預計將持續一個月時間。不少北京市民走路時用手捂著口鼻,也有人趕忙戴起了口罩。北京青年報記 者獲悉,本周起將有近12萬株楊柳樹陸續打針注藥,主要分布在市屬公園、東城、石景山、順義等地。隨著工作的推進,打針范圍及數量還會有所增加。目前,北 京市園林綠化局主要采取“堵”、“換”、“修”、“噴”、“注射”等五種措施綜合治理飛絮,但是飛絮現象短期內無法徹底消除。預計“十三五”末期,北京市 的楊柳飛絮情況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4月9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在南三環中路看到,越來越多的飛絮在空氣中飄蕩,落在人行道上,匯聚成一團一團的。一陣風吹過,又重新盤旋著飛上天。 不少行人走路時用手捂著口鼻,時不時地驅趕眼前的飛絮,防止瞇眼。一位遛狗的居民則戴著口罩,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早上出門時嚇了一跳,仿佛是一夜之間,飛 絮就起來了。她趕緊回家取出口罩,戴好后再重新出門。“霧霾天兒和楊柳飛絮天兒,口罩都能派上用場。”
2016年,北京市約有20萬楊柳雌株通過注射花芽抑制劑的方式,來控制楊柳飛絮,2017年可以看到效果。不過,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城市規劃建成區約有楊柳樹雌株200萬株。這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飛絮高峰期,約九成楊柳樹雌株仍在飄絮。
據了解,打“絕育針”是目前北京市治理飛絮的主要方式之一,屬于治標措施。這種方式具有“當年注射,第二年見效,且只管一年”的特點,需要每年 都給樹打針。據北京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車少臣介紹,目前,在市屬公園、東城、石景山、順義等區域,已有近12萬楊柳雌株確定繼續打“絕育 針”,并從本周開始陸續打針注藥。隨著工作的推進,打針范圍及數量還會有所增加。
與給樹木嫁接“變性”相比,注射藥劑的效率更高。據了解,一位技術熟練的園林工人,一天可以為大約100棵樹打針。當年的投入成本也相對較低, 一棵胸徑在60至70厘米的楊柳樹,注射成本為五六十元。相比較而言,給楊柳樹“變性”的成本為每棵樹500元左右,一位熟練工人一天嫁接數量不足10 棵。
此外,對于“噴水降飛絮”的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存在困難的。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地區沒有高壓噴水設備,無法實現。即便有,也很難在白 天對道路兩側的楊柳樹噴水,既阻礙交通,也影響行人通行,只能在夜晚進行。但是夜里噴水,白天又風干了,到了中午還是會飛絮。
內存
五種方法綜合施策治飛絮
目前,北京市主要采取“堵”、“換”、“修”、“噴”、“注射”等五種措施綜合治理飛絮。
堵:是指源頭控制,整個“十三五”時期,北京各項園林綠化建設工程中,將不再使用楊柳樹雌株,包括新建的城市綠化工程、10個城市休閑公園、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新機場建設等工程,都會對楊柳樹雌株進行控制。
換: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對于有安全隱患、長勢不好的楊柳樹雌株,要結合住建部進行的老舊小區改造,更換為不飛絮的樹種。另一方面,給樹木“變性”,在產生飛絮的雌株上嫁接雄性枝干。
修:對于長勢旺盛,樹干在30到50厘米的大樹,也可以采用“修”的方法,修剪枝條,減少飛絮量。
噴:在每年4月飛絮高峰期,市園林綠化局將結合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對楊柳樹雌株進行高壓噴水,通過“噴”減少飛絮影響。
注射:通過“抑花一號”花芽抑制劑來控制楊柳飛絮,這種方法能抑制90%的飛絮。去年,本市有10萬株楊柳樹雌株注射了“抑花一號”,主要分布 在昌平、石景山及所有市屬公園,這兩個區的飛絮情況今年會有明顯改善。今年全市累計注射量將達到20萬株,除上述地區外,還增加了順義、東城和西城。
追問
治理十余年為何仍大量飄絮?
早在2005年,城鎮地區就不再種植楊柳樹雌株。經過十余年的治理,為何飛絮量仍然非常大?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處長楊志華表示,10多年 來,楊柳樹雌株總量逐年下降,但是楊柳樹雌株的現存總量仍然非常大,隨著樹齡年限的增長,這些楊柳樹已進入生殖成熟期,所以飛絮量仍然較大。
綠地和各種灌木樹對楊柳絮有明顯的滯留作用,楊柳絮會粘黏、吸附在綠地上,經過雨水刷洗后融入大地,民眾幾乎看不到。但是,隨著城市建成區路網加密,綠地相對減少,楊柳絮不僅得不到滯留,在車輛的碾壓下,反而會反復起起落落,讓人們產生飛絮“越治理越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