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8日),20條北京城市主干道綠波帶實施效果發布:67.2公里、155個路口緩堵見效,尤其是在早高峰和平峰時段,“一路綠燈”,提速明顯。
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說:“每三五個紅綠燈作為一組,設置綠波帶,梯次 性地放行。這意味著市民開車經過,最多停一次就可以通過。相當于沒有占地,卻無形將道路‘拓寬’了,市民的獲得感非常好。”市交通委還聯合市交管局,耗時 兩年對本市77條主干路進行了“綠波”適用性分析。今年,長安街、平安大街、運河西大街等10條主干路將繼續推進綠波帶建設,“綠波效果”有望“染綠一 片”。
北辰西路“綠波”最通暢
綠波帶算是“舶來品”,在國外多用于單行道,后交通部門作為先進經驗引入北京交通管理體系。裝上“綠波”的道路,在正常情況下,信號燈會依據車流量,自動調整變換,“綠燈”一路蔓延,只要車輛勻速行駛就可以一路暢行,不必等紅燈。
“綠波”進京,真的能達到明顯效果么?市交通委為其量身定制了一個新測評指標:時空距離比。市交通委科技處副處長周宏亮介紹,將車輛按照設計時速的運行軌跡和市際軌跡對比,比值越接近1,該路段的綠波效果就越理想。
按照這個標準,交通部門對2015年和2016年實現“綠波帶”的主干道進行跟蹤監測。每個路段每天至少采集數十個基礎數據,其中包括行程時間、停車時間、停車次數和平均速度等。
結論是,北辰西路是惟一一條全時段綠波暢通的道路。市民郭女士經常開車從東四十條往返北五環,她的感受是:“北辰西路即使是早晚高峰也不會堵死,只要車速平穩,基本可以實現一路暢通。”
其他道路和區域,綠波也多按時段發揮功效。包括朝阜路西段、工體北路、兩廣路西段和北辰東路等多數道路,車輛平均行駛速度均提高了15%以上,平均通過時間減少16%。
綠波帶啟動動態評估
“綠波帶并不能實現一勞永逸。”周宏亮直言,當一條路變得順暢,就會大量吸引附近車流,而原本的信號燈配時也不再能滿足綠波要求。
另外,當配時信號的授時出現漂移時,綠波效果同樣會減弱,這些都需要 進行重新調整。比如金融街是商務辦公區,出租車隨意在路邊上下客,一輛或者幾輛出租車就會擾亂原本的車流秩序。車公莊大街沿途有9個燈控十字路口,5個行 人過街設施,還有公交專用道,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情況比較混亂,無形中會給車流添“紅燈”。違法停車、公交車停靠站、快遞車亂入等,均成為綠波難綠的原 因。
為了保障“綠波”常綠,市交通委確定將長期、動態評估已建成的綠波帶,會同交管部門,積極探索和推進本市主干路綠波帶繼續建設。周正宇說:“希望市民也可以隨時通過交通委的網站等渠道,反饋綠波帶的使用情況等信息。”
綠波帶將引入城市副中心
北京的路在變,車在不斷增多,為了避免綠波帶這種外來技術“水土不服”,市交通委聯合交管局等部門,耗時兩年對本市77條主干路進行了“綠波”適用性分析。好消息是,相當一部分適宜引入綠波。
今年,已經敲定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主干路將建設綠波帶,綠波 效果也將從一條路蔓延到一片區域。交通部門透露,將對通州老城區的道路情況和信號控制系統進行調研,同時對新城區的交通信號系統統一建設綠波帶進行統籌考 慮,最終實現綠波在新老城區無縫銜接。
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間的放射性主干路也將是綠波覆蓋范圍。綠波建設 將從二環至五環,逐漸向外擴展。2017年,長安街、平安大街、廣渠路和運河西大街等10條主干路都將繼續推進綠波帶建設,100個路口將優化調整,一批 重要橋區及聯絡線關鍵節點的燈控路口信號配時將優化。